装进盘子里,海鱼还真难分清楚。
揭秘一
日前,读者潘先生称,其在江汉区一自助餐厅吃饭,总觉得该店上的三文鱼刺身有点异样,鱼肉里没有一条条的白色纹理,口感也不像以前吃的那样爽滑肥嫩,肉质较柴。
可惜记者随后前去该店核实时,没有见到潘先生所说的三文鱼刺身。但根据潘先生的描述,记者请教烹饪专家,餐谋天下餐厅总厨韩斌,韩斌猜测潘先生吃的所谓“三文鱼刺身”很可能是虹鳟鱼片。随后,韩斌还从酒店厨房各取了一份三文鱼和虹鳟鱼的冷冻鱼块作比较。两种鱼块从颜色上很难区分,都是橙红色,但虹鳟鱼块看不到三文鱼肉里白色纹理,鱼肉质感更像剥皮鱼、草鱼,比较干涩,不像三文鱼肉那样像有一层油脂覆盖表面。
【算账】
韩说,国内从十多年前开始流行吃生鱼片,业内约定俗成将挪威三文鱼视为正宗三文鱼。三文鱼至今仍无法人工饲养,而虹鳟鱼早已实现人工饲养甚至淡水养殖。虹鳟鱼在汉价格十多元一斤,而三文鱼淡季价格在三四十元一斤,旺季价格六十元以上。
业内人士透露,野生虹鳟鱼鱼肉应该是白色,和鳕鱼很像。实现人工养殖后,养殖户在饲养期间大量投入虾壳素喂鱼,使其肉质颜色变红更像三文鱼。
“为什么内地的三文鱼刺身装盘都铺很厚的冰,鱼切得很薄,做成半冰冻状端上桌,就是掩盖虹鳟鱼肉柴的缺点。”韩斌说,日本三文鱼刺身是将鱼切成鱼丁,一小坨一小坨的,上桌时已经完全解冻,这样吃才能充分体验到三文鱼特有的肥嫩口感。
【甄别】
如将廉价鱼冒充高价鱼还只是坑人,那将淡水鱼当海鱼做成生鱼片就有点害人了。据“清蒸武昌鱼”技艺传承人、中烹协副会长卢永良介绍,淡水鱼相对海水鱼易染上寄生虫病,所以湖北区域虽是国内少有的淡水鱼丰产区,但历史上一直没有烹制生鱼的菜肴。现在部分海水鱼实现淡水养殖,若烹制方法仍沿用海水鱼的部分做法,则会增加食客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而国外制作生鱼菜肴的方法是将鱼肉在零下20℃冷冻24小时甚至数天,杀死鱼肉里的寄生虫后才上市销售。
分辨真假三文鱼最直观的办法就是观察鱼肉上有无细小的白色条纹,这是三文鱼这类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寒冷水域才会出现的脂肪组织。另外,三文鱼鱼肉呈桔红色,置于常温下,肉质表面会呈现猪肉样的油脂状光泽,入口肥嫩细腻,没有鱼腥味的回味,这是冷水鱼脂肪丰富才会有的特质。而低纬度地区海鱼或淡水养殖的海鱼均不具有上述特点。
揭秘二
黄鱼如今已成了大众菜但您可能不知道,平时下馆子点的所谓“红烧黄鱼”、“雪菜小黄鱼”等根本就不是黄鱼,其实叫“红烧白姑鱼”、“雪菜白姑鱼”才更准确。
昨天,记者在汉口小四川餐馆花38元点了一份“红烧小黄鱼”,盘里装了两条鱼,每条约半斤,整体呈酱黄色。
记者将这两条鱼打包带到做了20多年厨师的徐先生处。徐先生用筷子在鱼头和鱼身处拨开看了看,很肯定地说:“这是白姑鱼。”
徐说,白姑鱼除尾鳍、胸鳍均呈淡黄色外,全身都是灰褐或灰白色。而正宗黄鱼背部呈棕灰色,鱼肚子是黄色或金黄色。但海鱼冰冻后运到武汉,此时真黄鱼颜色会褪色成浅黄色或仅剩零星黄色鱼鳞,普通消费者就很难区别这两种鱼。加上酒店餐馆做这道鱼都喜欢重口味的红烧、黄焖做法,酱料一浇,白姑鱼与黄鱼就更是真假难辨了。
【算账】
因为黄鱼产量少,一斤以内的黄鱼售价根据季节不同,售价在30~50元一斤,而白姑鱼每斤售价不到5元。徐说,按成本价折算,两条四两左右黄鱼才能做成一份成品菜,价格应该在百元以上商家才有利可图,市面上低于这个价的所谓黄鱼都有问题。
徐的说法得到部分商家的认同,合作路小黄鱼酒楼老板吴正平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店做的“小黄鱼”其实都是白姑鱼,“我们一份红烧小黄鱼才32元,怎么可能是真黄鱼。”吴说,不过顾客问起时,他会实话实说是用白姑鱼做的,只是菜名叫“红烧黄鱼”。据吴介绍,黄鱼在武汉大小餐馆酒楼里做得非常多,属于大路菜,但三五十元一份的黄鱼基本可以肯定全是白姑鱼代替。
【甄别】
武汉鄂菜大师孙昌弼介绍,真正的黄鱼也叫黄花鱼,又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武汉市面上以小黄鱼居多。白姑鱼也叫白米子、白梅,部分水产商贩故意称白姑鱼为白黄花鱼,混淆视听。
黄鱼和白姑鱼长相酷似,要区分它们,主要看鳞的颜色、嘴的位置和鳔管形状。大小黄鱼除了腹部鳞的颜色金黄和嘴的位置靠中间以外,大黄鱼的鳔都是由一条分叉成两条。白姑鱼鳞的颜色是白色或灰白色,体形明显小于黄鱼,很少有超过八两以上的;白姑鱼鳔则分叉成许多条,嘴的位置靠下,有点类似鲤鱼嘴;而且白姑鱼是杂食动物,口裂更长,口内可见尖牙。
另外,若发现黄鱼身上的冰块出现啤酒色或黄色,则很有可能是染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