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几个批发商争着请吃饭,今天就得给渔民打电话想办法送礼,这是沙子口渔港码头收购船船主最近的工作重点。原来,眼瞅着“休息”了三个月的大海重新开放 ,商贩、船主、渔民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其中,攀关系成为了很重要的一项。8月 30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吃饭、送礼,成为了休渔期期间商贩、船主近期工作的关键词,在渔业资源日渐萎缩的今天更显得重要 ,而其背后,是为了拿到新鲜的货源。
和船主套近乎成必修课
9月1日,休息三个月的大海要开放了,渔民们都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万事俱备,只待“开海”。8月30日上午10时,记者走访了南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和新贵都集贸市场,发现市场上的海鲜商贩们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一批海货早已蠢蠢欲动,暗自使劲了。
“开海后摊上的鱼就多了,秋鲅鱼、舌头鱼、大黄花、鼓眼鱼、鲳鱼……都快上市了。”南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做水产生意的马先生对即将而来的新鲜海货充满期待。
同时,以他为代表的商贩们也在为开海后的进货问题发愁,“和船老大的关系很重要 ,货多的时候还好说,货多价格也便宜,大家和和气气。可货少的时候,船老大通常就把货留给那些和他关系好的批发商了。”马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为此,每年开海前,和船主、船老大套套近乎已经成为了商贩们的“必修课”,“特别是货源少的时候更得讨好他们。”市北区一家农贸市场里的水产商贩说。
为抢货,不问价成惯例
这关系得如何处理?“一般是请吃饭、喝酒,而且光靠开海前两天不大行,基本上整个休渔期都得这么干。”采访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贩言语中不乏抱怨。“即便这样,真开海了,东西还不一定卖给我们,他们(船主)都想卖个高价。”他说。
对于这种说法,记者在沙子口渔港码头也得到了证明。就在记者29日的采访中,一位批发商拨通了船主的电话询问价格,老板简单地回绝道:“谁都不知道价格,等开海了再说吧”,紧接着就挂断了电话。
“沙子口渔港有五六十家批发商,贩的东西不大一样,跟我常联系的有20多个。”船主董老板在采访中坦言,批发商们平时都会和他保持联系,也经常到码头上找他吃饭。
但对于价格,熟悉的批发商在看到货之前是极少询问船主价格的,这已经是一种“惯例”。“交易最重要的就是随行就市,货少的时候大家抢着竞价,这种情况每年都能遇到几次。”董老板说。
收购船主得“追”生产船
在商贩和船主的关系里,显然船主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然而,当他们面对渔民,也就是生产船时,却没有那么“骄傲”了。
据悉 ,在沙子口渔港码头停泊着六七十条渔船都是收购船,在海上漂泊收购来自各地的生产船捕捞上的海货。“递烟、请客、送礼,休渔期我们也闲不着。”董老板说,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那就是得“追”着关系船,让他们在开海后将新鲜的海货卖给自己,“主要是货太少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认这个道理。比如有的批发商就没有刻意与船主维持关系。“我们进货都是到码头上货比三家,谁家货好实惠买谁的,不用非得找某一家,其实港口上批发的价格都差不多。”从事水产生意的孙先生表示,当然,在出鲜货时,他可能很难抢到。
“我们可以从市场里其他进货多的那些家,倒手一些过来的 ,再说货少可能是仅某种鱼没有,很少会出现进不到一点货的情况,当然,也得承担价格贵的代价。”孙先生说。
■链接9月2日将吃到鲜海货
8月30日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的海鲜价格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因为开海时机的到来而出现“ 大跳水”的现象。
记者看到,商贩马先生的摊位上摆的最多的是螃蟹、虾虎和基围虾,蛤蜊、海螺等贝类其次,但量并不是很多。
董老板告诉记者,开海后一天,市面上将会出现新鲜的海鲜。海鲜价格通常会比现在冷藏海鲜的价格每斤高个两三块钱。“冷藏的海鲜在开海后基本上都被‘冷落’了,我们都有些固定的酒店客户,开海后冷藏的海鲜一般以进酒店和快餐店为主。”商贩邹先生说。
20余艘船非法出海被查
9月1日12时,为期3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就将结束,但有些渔民在休渔期内却也没闲着,在休渔期内私自出海捕捞渔业资源。8月30日,记者从崂山区相关部门获悉,在休渔期内崂山区海洋渔业部门共查处非法船只20余艘。
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是海洋渔业资源的必要修复期。为保证休渔期的良好秩序,崂山区海洋渔业部门对所有船只都进行了登记,并组织海上巡逻200余次,在伏季休渔期间共查处非法船只20余艘。
据了解,休渔期将于9月1日12 时结束,届时崂山区将有近1000艘渔船依法持专项捕捞许可证出海作业。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林伟萍记者 周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