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饲料厂家逐渐进入强者恒强的水产行当,渔药企业却似乎有点无动于衷。2004年,新的《兽药管理条例》实施,2005年地标升国标,渔药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规范。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以及渔药市场尚未形成品牌,渔药的生产、销售都极不合理。
从上至下,渔药仿佛成为了行业无关痛痒的存在。养殖户觉得什么药都差不多,深谙买来加倍用的章法;经销商不追名只逐利,一间药店代理几百种产品已是见惯不惯;渔药企业试图变革销售渠道,还是在无法形成"品牌垄断"之后,乖乖融入了"百花齐放"的渔药乱象。
《农财宝典》一直关注渔药行业动态,无论是渔药企业的营销模式革新,或者养殖终端所出现的假冒伪劣,还是相关重大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无处没有《农财宝典》的身影。但愈关注愈颓唐,这也如同渔药行业一样,源头研发能力薄弱导致的无序竞争,结果几无强有力的竞争存在,全部沦陷于一团,无法做大做强。
作为行业媒体,作为行业人,是否应该问一句:渔药,问题到底出在哪?
无资质生产、代加工现象严重
2005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对兽药生产GMP标准的强制实施以及随后执行的产品国家标准,各地原有药厂及新建厂如雨后春笋,迅速涌现。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产能过剩,生产线重复建设严重的行业现象,进而导致众多兽药企业生产成本过大,利润率降低,后来更是发展到很多企业过GMP仅仅是为了拿个证书以及产品批号,而真正在运营过程中,产品却并未在自有厂房生产,而是由其他厂家代加工,或是选择小作坊或地下工厂加工。
《农财宝典》记者在查询连续七年的农业部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情况通报后发现,虽然从数据上来看,渔药合格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有意制假、非法企业生产假冒产品等问题依然突出,这是造成经营使用环节兽药质量合格率明显低于生产环节的主要原因。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无外乎是投资逐利的本能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毕竟GMP厂房一旦投产运营,从厂房机器折旧、原料采购、检测、生产、工艺、化验乃至工人工资等都会形成固定的成本支出和生产支出。
《农财宝典》曾经在2012年4月以专题的形式报道广东地区渔药乱象,调查中发现,无批准文号的产品明目张胆在市面上销售。以氟苯尼考为例,某江苏厂家所生产的鳃口洁产品,虽然包装上标有明确的生产许可证号及批准文号,但是经查验后发现,该批准文号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当地主管部门撤销,且厂家的GMP生产资质都一并被吊销。2011年6月,广东珠海同样查出一起特大假冒制售兽药案件。在2010年初至2012年5月期间,珠海市国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产动物无公害试验养殖基地负责人蓝某原(台湾人)在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疫苗生产许可证、疫苗生产批文的情况下,竟私下组织员工林某华、潘某、曹某华、王某龙、肖某云等人大量生产假冒意大利LZO品牌、荷兰英特威品牌、德国L0HMANN等多个国际知名兽药品牌的四十多种疫苗,并以假充真销往北京、广州、郑州等全国各地。执法部门查获的该公司尚未销售伪劣产品货值高达600余万元,而根据窝点留有记录,冷柜内曾冻藏有多达19万支疫苗。
没有批文就套用批文,没有资质照样销售的行为,在渔药行业屡见不鲜。从源头上来说,是行业研发原动力的缺乏,从实际中分析,是各大企业追求"短平快"效益的体现。从目前渔药企业高额的利润率来看,短期确实赚到了快钱,但是从长期来看,失去的确是整个行业。从另外一方面来分析,是主管部门只出政策不出"棒槌"的监管失职。在行业混乱不堪的当下,乱象比比皆是,仿佛无从下手,此时主管部门更应该避免陷入管理一团雾水的境地,采取"以儆效尤"的强力措施,用政策的威慑力来达到规范的效果。
含量不足 大肆添加隐性成分
另外一个显著的现象,则是渔药中和标称普遍不相称的实际含量。这也是连续多年抽查中,主管部门所发现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农财宝典》曾专门购买在各产区销售较好的产品进行含量检测,结果实际含量与标称含量相去甚远,有些甚至含量为零。
《农财宝典》记者在过往的采访中,多次和行业人士进行相关交流,对于有效成分的问题,他们大多心知肚明。"水产药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问题太普遍了。"华中某大型药厂水产事业部总监曾表示,偷减含量后,为了保证效果,很多厂家会在里面添加诸如三甲氧苄氨嘧啶(TMP)成分,甚至有厂家为了加强效果,添加违禁成分氯霉素。"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药品含量不足,还非常有效的原因。"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则是来自原材料价格的差异。以氟苯尼考为例,TMP和氯霉素的售价分别只有每公斤几十元及200-300元,远远低于氟苯尼考原粉价格,但是效果却相差无几,即使涉及到违禁成分,一样有人选择铤而走险。
和氟苯尼考类似,水产常用药二氧化氯也屡次出现含量问题。《农财宝典》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尽管二氧化氯已经作为常规消毒剂被养殖户广泛使用,但不同产品价格相差甚远,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被指出质量不稳定而存在诸多隐患。除此之外,添加隐性成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某厂家负责人曾就向《农财宝典》透露,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排除有些人钻了这种检测不科学的空子,在二氧化氯原粉产品中掺杂像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三氯异氰尿酸(即强氯精),甚至是漂白粉,从而造成检测到的二氧化氯含量虚高。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看到一些标示含量高的二氧化氯产品,售价却比含量低的产品便宜得多的原因。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水产养殖药物隐性成分的使用,越来越受到诟病。关于避孕药养鱼、致癌药治鱼病等等传言,已经将行业的"家事",推向了社会的前台诸如出口甲鱼检出土霉素超标、内销黄颡因使用孔雀石绿被禁售等等,已经给水产行业带来了物质与声誉的双重打击。
企业无序竞争 研发动力缺失
尽管渔药行业似乎不乏新产品,有的企业在每个季度都会推出新的东西,但几乎都逃脱不了搞概念模仿、包装模仿、组方模仿的范畴,真正的技术革新类产品,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国内企业相关产品技术含量低、因此导致靠技术定价能力弱,让产品陷入了恶性同质化竞争的漩涡里,利润变薄,企业持续赢利能力弱,缺乏真正的和更多的资金投入。二是研发理念未能创新。目前不规范的渔药市场,致使模仿跟风策略显得更行之有效,且成本低廉,很多企业领导人不愿意在产品创新上做长线投资。三是企业本来技术基础薄弱,又缺少真正切合市场懂研发的人才,导致研发力不从心,很容易产生投资不见回报的结果,也让不少企业望"研发"而却步。
以消毒剂为例,据《农财宝典》记者了解,2009年,全国近二千家GMP动保企业中,建有消毒剂生产车间的约有800家左右。大部分厂家都是作为一个辅助产品进行生产,而专业生产消毒剂企业的仅有10多家。有厂家负责人表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兽药整体产能过剩,供求失衡,兽药企业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地标升国标、GMP与GSP的实施等给消毒剂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要发展,市场竞争无法避免。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渔药行业正处在混乱的微利时期,无论是消毒剂也好,或者是其他类型产品,都应该支持积极的竞争。比如北京渔经公布了部分产品出厂价的做法,从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来看,是值得肯定的。在如今急需解决的病害无特效药的前提下,结合自身产品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将产品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是赢得客户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