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事先冷冻好的疫苗倒入鱼池,让海鱼苗在其中浸泡15分钟左右,就能产生“强身健体”的免疫功效,帮助海鱼养殖户摆脱“一条病鱼殃及整池鱼”的烦恼。这个出自浩思海洋生物科技公司的鱼用疫苗项目正在浦东抓紧开发,公司还计划在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立专门的研发中心。
就在同一个基地里,总投资约2亿元的欧纳海洋新能源设备研发中心也已落户,这个研究“海水淡化”的团队有一大“绝招”—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利用“低温闪蒸”原理,使海水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蒸发,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
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在"海洋经济"中乍看起来是"小身材"的"海洋科技"正在浦东崭露"尖尖角"”。
研发鱼用疫苗
据新区经信委海洋经济与管理处孙加韬博士介绍,浦东的海洋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刚刚起步,规模都不大,但最近几年发展迅猛。
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产业化面积仅3.2平方公里的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2011年被认定为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总投资约2.7亿元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观测基地一期工程计划今年完工,总投资约4.2亿元的海洋科技孵化器已开始运转。记者发现,今年基地续建或新建的项目中有不少颇为引人注目,其中就有科技部“863计划”海洋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浩思国家海洋生物疫苗研发中心的身影。
据公司董事长产正平介绍,随着国内海水养殖规模、养殖密度的不断扩大,一条病鱼往往导致海鱼一池一池地死亡。如果赶上病害暴发,很多养殖户一年的投入都将颗粒无收。可要是长期依赖抗生素,不仅会使鱼产生抗药性,还有可能危及海鱼食用安全,带来环境污染。
有没有可能不用抗生素,转而依靠提升“免疫力”为养殖海鱼防病呢?浩思的科研人员走访了各地的海产品养殖基地,终于发现患病海鱼有一个共同的“元凶”—弧菌属细菌。找到病原体后,尝试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去除致病性,保留其免疫原性和侵染性,“海水养殖鱼类活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经过多个海鱼养殖基地几十万尾海鱼的试点,全新的鱼用疫苗可以提高存活率近20%。这项研究成果预计到2016年可以投入市场。
科研产业“无缝对接”
长期以来,国内海洋经济一直存在着科研与产业“不匹配”的问题—实验室里研究出的成果,企业往往派不上用场;企业急需的技术,国内又缺少研究。
现在,浦东正努力打破这种局面。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总经理程胜海告诉记者,基地在搭建“研制一体化平台”,由政府、高校、海洋企业等共同参与,力争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前不久,为攻克深海石油钻采装备与材料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难题,上海天合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尖端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宝钢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与上海海事大学“多方携手”,在临港成立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海洋工程走向深海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海洋科技研发、孵化、中试、交易、风险投资等功能组合,基地将形成政府与科研机构、企业、中介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平台,让海洋科技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程胜海表示,截至去年底,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里总投资额23.6亿元的7个重大落地项目已进入土地审批报建程序或启动建设阶段;到2015年,基地内的临港海洋科技创业中心、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等将陆续完成,投入运营使用;2020年,基地将进入成熟发展期。
驶向海洋经济“深海区”
亚洲首座海上风力发电场—东海大桥10万千瓦风电示范项目、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海洋工程装备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我国第一艘突破零下163摄氏度下安全运输液化天然气技术LNG运输船“大鹏昊”……打开浦东新区“现代海洋经济”的蓝图,以船舶制造、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为主导,门类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数据显示,浦东新区所辖海域面积约占全市1/3,海岸线约占全市大陆岸线2/3。浦东不仅拥有便于港口交通发展的航道空间资源,汇集了不断淤涨的江海滩涂资源,还集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渔业资源、海岛资源(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矿产资源,以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资源。2012年,新区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预计达500亿元。
以临港地区两大板块即临港新城先进海洋经济产业集群和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为契机,浦东海洋经济将驶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深海区”—到2020年,浦东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有望达到50%,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数量将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