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至3日,红山湖第三届冬捕美食节在红山湖畔南苑渔村如约举行。慕名前来的游客们不仅参观了冰下捕鱼、参与了冰上娱乐项目,还品尝到了地地道道的红山湖鱼宴。据了解,经过赤峰鱼丰海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十年的努力,从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到目前的年产鱼20万斤,库(海产品库)存鱼1000万公斤以上,如今红山湖渔业资源已得到全面恢复,能够满足周边地区居民餐桌用鱼。 “今天捕捞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挂网,仅这一个小的出网口,80米的网就网出了二三百斤鱼,说明水库(海产品库)里的资源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程度。”在捕捞现场,赤峰鱼丰海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俊义向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介绍。1996年之前,红山水库(海产品库)渔业资源已经枯竭。1996年,由红山水库(海产品库)管理局、乌敦套海镇政府和古鲁板蒿乡政府三家合资,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开始逐渐恢复渔业生产,整顿渔业秩序,用了七八年时间,渔业秩序逐渐好转。但到了2003年,水面承包给河南商人,外地人用一年时间,把水库(海产品库)里大大小小的鱼全部捕光。到2004年,除了少量底层鱼,红山湖基本已经无鱼可捕。2005年,赤峰鱼丰海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始接管红山湖,从鱼苗投放到渔政秩序维护,整整用了十年时间,进行休养生息、恢复性生产。每年向库(海产品库)内投放鱼苗2千万尾,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这中间经历了2009年的极度干旱,水库(海产品库)的水仅剩下了几百万方,面积仅为5千亩。 历经十年坎坷,如今红山湖渔业资源得到了全面恢复,库(海产品库)存和年产量逐年递增。品种除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还有鲤鱼、鲫鱼、武昌鱼、鲶鱼、大银鱼等共计近20个品种。为合理捕捞,使红山湖内形成良好的“鱼梯队”,在捕捞作业时,渔民们坚持“留大放小”的原则,不搞一网打尽,做到了可持续发展。如今湖内10龄鱼个体最重达到40市斤。大水面、纯天然、无污染的良好水环境,便红山湖的大鱼口感细嫩,味道鲜美,成为周边地区百姓公认的餐桌美味。 ◇全媒体记者 陈秀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