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晨曦
中国海产业快速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前期紧随着国家宏观经济高速的增长,海产业也在快速野蛮的成长;当今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放慢的新常态时,海产业的发展随之进入了精细化成长时代。面对海产业的粗放、低要素发展和逐渐成熟市场之间的断层,海产企业迎来了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热潮。对于“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和忽视环境的增长方式”的低要素竞争的海产业而言,无论是养殖、加工,或者是终端市场开发,高歌猛进的野蛮拓荒时代已经过去,如果无法准确、锐利地洞察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变化和市场运营模式升级,企业无疑会陷进发展的瓶颈,或将被淘汰出局。
面对海产业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企业相互间的竞争不可避免。然而基于“你消我长”的市场恶战并不会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也无法支撑行业和企业的持续前行。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兴”)作为著名的大型海产企业,在行业的转型与调整期,有着自己的思考。《广东饲料》本月采访了恒兴副总裁陈晨曦,陈总分享了恒兴近年来对海产行业之深刻理解和企业发展之再思考:海产业终归要回归理性、回归到经营的本质、回归到竞争的原点,恒兴一直在关注的是如何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来构筑其面对未来的竞争优势,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基础工作,需要对行业有前瞻性的预判,需要对市场走势有明确清晰的分析,同时亦需要有技术创新能力去支撑。
消费需求 | 市场细分与整合的源泉
《广东饲料》:近年来海产业变化较大,进入新常态。放宽视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广西、海南都有恒兴的饲料产销基地,各主要服务区域海产养殖有什么新的特点?
陈晨曦:现在很多大宗的海产品,比如四大家鱼,以及罗非鱼、对虾等,都面临着病害或者市场行情之困扰,其发展遇到困难与瓶颈,需要有3-5年的时间进行转型调整和市场重构。反观部分中小型的养殖品种,尤其是目前还在投喂冰鲜鱼的品种,由于之前行业投入的资源不足,在饲料产品研发、养殖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均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这些市场会有一定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以前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的,这些方面亟需调整,这就是行业都处于转型状态的主要原因和机会。即将来临的行业转型,其实就是海产业的两端即养殖端和消费端都会发生快速重整与重构。传统养殖模式更多的是散养式,以后会快速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如今消费端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整个海产品的进一步细分,加上互联网的介入,省去了商场消费的中间环节,这些都会导致市场重构,产品和渠道重组,但是这些最终都以终端的消费来主导。
《广东饲料》:海产品终端消费市场有何变化?
陈晨曦:我们许多大宗海产品一直以来要么是按照国外的消费习惯、国外的订单来进行简单初级加工以及出口,要么是以条冻保鲜或者鲜活运输的方式供应国内的酒楼或者农贸市场。中国海产行业转型,促使中国已经或者即将从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国变成最大的进口国,重新审视和研究国内海产品终端消费市场发生的急剧变化意义重大,在产品设计上应该适应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消费群体,甚至更加细分的市场。这就反过来要求我们海产养殖、海产品加工,以及上游饲料企业快速作出调整与重组。比如要做一种产品,我们就会根据不同规格、不同肉质产品的要求对我们的产品重新来设计;另外因为气候的不同、消费习惯的不同,我们的饮食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这样就会对养殖的品种、模式及规格等方方面面产生很大的影响,饲料企业就要去及时调整和跟进!
《广东饲料》:面对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变化的新特点,公司提供了哪些不同的技术服务?
陈晨曦:目前行业的所谓技术服务这个概念其实已经被过度使用和异化了,人们往往把本来是纯粹的甚至过度的销售行为包装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概念化的东西。我更愿意说的是我们能够为养殖者和消费者提供怎样的价值,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怎样的价值。其实最好的服务是你的技术能不能体现在你的产品里。产品和技术能不能更加有效地为养殖户提供最有用的价值,最卓有成效的帮助,这也是经营的本质,竞争的原点。如果回归到这一点来看,我们所有的服务其实都是具有一致性,哪怕是品种的不同、养殖模式不同,饲料企业所做的工作是同样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品种,来调整技术内核与标准。饲料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技术创新,对产品进行设计,设计了以后进行验证,通过养殖户的使用来检验其效果表达,检验其产品能否给他带来食品安全保障、带来良好效益以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饲料》:海产饲料江湖竞争愈发激烈,部分大型畜牧企业加快了进军海产饲料的步伐,您对于海产料的市场格局有什么看法?
陈晨曦:海产饲料行业有它的特殊性在于地区性和养殖品种的多样性,以及养殖模式的复杂性。为什么畜牧行业规模化程度高?首先品种相对单一,比如说猪,虽说有一些杂交品种,但是相对来说差异性不是非常大,另外就是畜牧发展的时间也是比较早的,从良种繁育、养殖技术、疾病控制以及终端消费等方面相对比较成熟。相比之下,海产养殖的每个品种差异更大,终端消费需求量也比较少。最大几个品种和罗非鱼、对虾、草鱼、鲤鱼等,其市场需求量占比重有限,品种多而且市场行情波动很大,所以这就给那些创新型、专业化的企业有很好的机会。如果想靠规模取胜,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很多大型畜牧企业进入海产行业,但他们在海产饲料所占的比例基本不是很高。
放眼全球也是一样,基于海产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是其他大型饲料企业要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反而其他一些做专业化、能创新的企业会比较有优势。所以这块我们公司是有优势的,我们更多的是走一个产业的联盟和产业的整合。特别是近两年,金鲳鱼还有罗非鱼板块,整个行业是处在一种整合阶段,总量没有像前两年那样快速的增长,我们的优势就比较明显,因为我们集团公司有加工板块的配合,这个是其他企业所没有的,我们会在特定的品种有一体化的支撑。
技术创新 | 公司创新与变革的动力
《广东饲料》:恒兴股份的业务板块有哪些?各产业板块是如何定位的?
陈晨曦:公司主要的业务板块包括种苗、饲料、动保三大板块。我们整个的战略规划是从之前的沿海地区,再逐步进行调整。今年是我们恒兴成立二十周年,前期基本上还是以沿海地区进行市场的开发与投资,两年前开始向海外和内陆拓展,主要采取沿江战略,比如说湖南、湖北,还有广西内陆地区,开始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我们公司在整个行业的地位,特别是虾料在全国是受之无愧的第一品牌,其实还有像罗非鱼饲料、金鲳鱼饲料等品种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与其他公司相比,我们的产品定位比较高,始终走在高端海产饲料的前列。
《广东饲料》:除了饲料这一板块,其他产业板块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陈晨曦: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以养殖端为核心和对象,在饲料、种苗和动保品上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把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中,真正为养殖户分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所带来的价值贡献,同时尽量避免在企业经营与市场营销方面过度宣传和概念泛滥。
《广东饲料》:面对市场和养殖业带来的压力,公司是如何调整产业板块和产品结构以适应这些压力?
陈晨曦:中国海产业前期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初级的,通过透支环境、透支劳动力来促成了行业的发展。当整个行业发展出现瓶颈时,竞争态势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整个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我们的消费模式的转变,如按原来那种初级的生产模式,是不胜负荷的。当发展速度低于以前那种比较习惯的速度时,行业开始陷入了一种过度竞争尤其是价格战之中,之后当发现价格已经无以为继时,人们就开始去思考这个行业以后会怎样走下去才能更好!
恒兴是国内海产饲料行业里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市场口碑较好。为什么我们没有跟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步伐和做法一样去过度宣传,因为我们对这个行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当务之急是要回归理性、回归到竞争原点,积累技术力量,在新的市场、新的养殖模式、新的养殖技术变化的时候,要让技术创新跟市场需求进行良好对接。这个时期企业需要的是沉淀和积累,需要团队孜孜不倦地去做很多的基础性工作,为未来夯实竞争基础和构建核心竞争力。
我们跟其他同行相比是比较早因应海产行业发展趋势的去坚持做一些市场研究和技术储备工作的。大宗海产养殖品种由于养殖模式的变化致使产品要升级,所以我们的虾料、罗非鱼料、金鲳鱼料都做了相应调整,从市场的反馈来看非常良好。另外中国每年有上百万吨的海产品,比如石斑鱼、加州鲈、大黄鱼还有桂花鱼等养殖技术和营销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传统的养殖模式还是冰鲜投喂,这些产品是有一定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的,我们就锁定这些养殖品种,争取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去突破。通过前几年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现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市场基础,我们期待能够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东饲料》:公司现在是从传统养殖和特种海产料两个方面来共同着手?
陈晨曦:首先我们把现有产品进行升级,之后要把一些潜在产品进行技术创新,进入到一个新兴市场里面去。其实这两年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饲料企业和产品不外乎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环境保护的问题,第二个要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第三个要解决养殖户效益的问题。其中效益本身就包含很多,如生长速度和饲料成本等。饲料行业其实没有像其他人所描绘那么复杂和神秘,更多的就是需要饲料企业做很多很扎实的工作。
《广东饲料》:贵公司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有哪些创新?
陈晨曦:我们公司比较早就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前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常态。很多年前我们跟美国IBM、用友公司就形成了一个战略合作关系,以前我们更多的管理力度还是在企业内部,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益。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地延伸到我们的经销商和养殖户,包括尽快把一些技术服务与专家服务对接起来。
转型聚变 | 行业发展与职业的思考
《广东饲料》:目前各大饲料企业的跳槽现象比较严重,您是如何看待行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如何看待职业经理人的“德才兼备?
陈晨曦:目前我们这个行业存在着一种浮躁心理,当然这在行业发生剧变时期是必然存在的,当人们对未来的不可知以及对现状的困惑和迷茫时,人员流动就会加快。但是我们不能沉溺于当前或者某一个点,我们需要放眼整个行业或者比较长的发展时期来分析和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现代人力资源已经不应再对人才进行简单的“德”跟“才”的分析,更多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我们自身作为职业经理人怎么来定位自己以及规划职业生涯。对企业来说,所有的东西还是回归到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要知道企业的目标,什么样人能够帮你实现这个目标。对个人来说,首先你要明白这个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调整你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才能为企业产生价值。因为一个人的发展跟企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应该是同步的,如果个人跟行业的发展相违背的话,个人肯定是会出问题的,如果企业跟行业的发展相违背的话,也会走弯路。这样来看,我们就会改变对人才的德跟才的传统看法,大家要有共同的目标以及价值观。
现在行业处于发生急剧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有更多学习能力。相对来说,以前行业变化比较小,所以企业更偏重于人才的行业经验和忠诚度。但是我们会发现,随着整个行业和宏观经济发生快速变化的时候,行业经验的价值会慢慢减少。现在的资讯比以前来得容易,你可以通过很短的时间积累了以前我们走过十几二十年才能接受的信息量。所以现在年轻人有很好的机会,也对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企业应该努力去激励年轻人,激发年轻人的学习力。
《广东饲料》:近年来很多职业经理人出来创业,就您看来是由于海产饲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是其他原因?
陈晨曦:海产行业目前处于解构跟重构过程的转型调整期,人才加速流动和人才结构调整是必然结果。如果是基于对行业转型和企业变革的不适应而离职创业的话,假如他们还是凭借原有的经营思维、原有的市场理解或者原所掌握的市场资源,这样创业的难度很大,成功的机率不高。如果是发现了行业转型期所出现的市场重构、产品重构的机会点,并且有能力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应该有一定的生存与成熟的机会的。
企业变革有时需要时间,亦有些企业想静观其变。这时会有先知先觉的人,有冒险精神的人,并且掌握了某些差异化技术的,这些人出来创业,可能会有些机会。对于企业而言,人才的新陈代谢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广东饲料》:企业如何做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陈晨曦:由于目前行业处于转型期,大家应该要更理性、更长远的去看待问题,尽可能不要有浮躁的心理。其实这个行业跟其他行业一样都要走过从非理性到理性,野蛮发展到科学经营的过程。饲料企业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沉得住气,我们更多的应该回归到理性,回归于竞争的原点,回归于经营的本质。现在很火的若干概念和宣传口气,相当部分是出自资本市场的需要,而并非行业最本质的需求。海产企业应当静下心来在动物福利、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整合技术资源和积累发展能量,以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广东饲料》:您对政府监管有何建议?
陈晨曦:行业监管部门应该在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两方面有一个很完整的顶层设计,再加上技术的对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行业指导,有技术支持,还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行业才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