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难得的晴天,荆门市华林海产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燕忙着把还未晒干的水蛭从袋子里拿出来晾晒。 走进仓库(海产品库),一股腥味扑面而来,屋里堆满了一袋袋成品,向阳的房间,地面上铺着纱网,纱网上堆放着干扁豆一样的东西。 “我们养的宽体金线蛭晒干了就是这个样子。”曾燕说,水蛭销售鲜品量不大,主要销售的还是干品,晒干是为了便于储存和出售。 据曾燕介绍,用明矾腌制晾晒的宽体金线蛭干品一公斤可以卖到800多元,而用铁丝穿活体晾晒的宽体金线蛭干品一公斤可以卖到1200元左右;鲜货1公斤可卖到120元。基地2015年9月28日干池子,10月2日开秤销售,现在2.5万公斤水蛭售出了90%以上,预计全部销完,可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这个不愁销,干品容易保存,所以这一部分我们是等价格高了再卖。”曾燕笑着说,前年干品市场价格才800元/公斤,由于人们逐渐认识了水蛭的药用价值,这两年价格都呈上涨趋势。 “现在在制药界,它可是个宝。”曾燕告诉记者,基地里养殖的水蛭学名叫宽体金线蛭,体型略呈纺锤形,扁平,长约十公分,宽约两公分,背面呈暗绿色,全身光滑。这种水蛭不吸人血,主要以螺、蚌等软体动物的体液为食。水蛭的药材功效非常显著,药用价值非常高,素有水中“软黄金”的美称,专门对付凝血酶,对血液凝固起到抵抗作用,其干制品泡制后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水蛭体内的水蛭素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特别是对近年来常见的老年病如脑血管堵塞、“三高”等都有帮助,就连对跌打损伤和妇科病都有疗效。由于现在农田农药使用等各方面影响,野生的宽体金线蛭不多,所以宽体金线蛭在市场上成为一种紧缺的产品。 2014年10月,通过招商,东宝区牌楼镇原种场社区与荆门市华林海产养殖有限公司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第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已建设养殖基地420亩。园区内已修建幼苗精养池140个,建成高密度的成品养殖池110亩左右,网箱养殖面积达80亩,建成温室孵化场共5000多平方米。二期计划建设400亩,2016年4月完成,2017年后,企业经营核心将以产品研发、技术推广、苗种繁育、冷库(海产品库)储藏、无菌深加工车间和蛭产品加工为主。预计项目达产期年销售收入2.15亿元,其中养殖和苗种出售收入1.15亿元,工厂销售收入1亿元。 水蛭这么好,养殖技术是不是很难掌握呢? “水蛭养殖关键就是水,只要水好,其实很好养,我们就修建了一个大水池专门净化水。”曾燕指着一个大水池说。 放眼看去,只见水面上飘满了水葫芦。“通过水葫芦净化水比用化学药剂好很多。”曾燕说,现在基地里每一个养殖池都配套建设了全自动进排水系统,把净化后的水输进养殖场,把废水通过管道排进沉淀池。目前基地按功能科学分区,形成了养殖区、净化池、种苗孵化池等多个区域。 在基地里,记者看到很多土池子里都是清空的网箱。 “这是我们实验成功的新养殖法——网箱养殖。”曾燕说,以前养殖水蛭基本上都是用水泥池养殖,成本较高、干水收获比较繁琐,经过两年的实验,基地采取土池网箱养殖的技术已经成熟。 “水蛭养殖技术简单,农民在自家房前屋后挖个土塘采取网箱养殖的方法就能养殖。”曾燕说。 根据公司规划,通过公司的示范,5年内计划带动全市1万户农民在自家池塘、房前屋后、旱涝洼地、小水库(海产品库)等低效能地从事水蛭养殖事业,公司负责技术,提供种苗,回收产品,让农民不出家门也能就业致富。 除了水蛭,曾燕说,基地还在养殖池里套养了从广东引进的鳞鱼,套养这种鳞鱼,不仅能净化水质,防止水蛭生病,还可以售卖。他给笔者算了笔账:一个养殖池大约产15公斤鳞鱼,一公斤鳞鱼可以卖到10元左右,按照这个价格算,那么基地仅卖鳞鱼就可以收入3.5万元。 “将来我们还会发展特色餐饮,把这种水蛭推上餐桌,力争用8年时间将荆门建成国内最大的水蛭养殖基地、繁育研发基地和水蛭产品加工基地。”曾燕信心满满地说。(彭文洁 官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