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清澈见底,鱼儿游弋嬉戏,农家乐张灯结彩,村民笑意妍妍。3月15日,乘着春风,走进素有“泉水养鱼第一村”美誉的安徽黄山市休宁县板桥乡徐源村,记者惊喜地发现了一些新变化。 在徐源村村口,吴楚分源农家乐旁,圆形、葫芦形、心形、鱼形等形态各异的鱼塘吸引大家纷纷驻足。鱼塘里,石斑鱼成了草鱼的新室友,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鱼塘旁,猕猴桃树苗依次排列,仿佛看护鱼塘的小卫士。板桥乡党委书记汪佩玲告诉记者,这是今年该乡投入使用的科技示范鱼塘,在农户鱼塘原有传统养殖草鱼的基础上,试养草鱼之外鱼种,通过混养模式,开发新的适合板桥乡养殖、周期短、经济价值大的鱼种,而猕猴桃树苗长成后既能给鱼塘遮阴促进鱼苗生长,挂果时还可以供游客采摘。“这种‘三维’养殖是咱们乡里的探索之一,能将鱼塘水面和空间价值充分利用起来,经研究测算,每口鱼塘能实现年增收9000元以上。”谈起新型养殖方法的前景,汪佩玲充满信心,“等出成果了,就着手在全乡推广,大伙儿一起创收增收!” 做活水文章,养殖泉水鱼。自明代起,板桥乡就有建塘活水养鱼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用石块砌筑二三十平方米不等的小塘引入山溪泉水,养上数十尾草鱼、鲤鱼等品种,以备逢年过节食用。近年来,休宁县将泉水鱼养殖业作为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在口味、烹饪上下功夫,板桥泉水鱼声名鹊起,前来品尝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了让农户养得安心,食客吃得放心,今年初徐源村投放的鱼苗中的2000尾鱼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这部分鱼每条都有鱼标,注明了下塘时间、编号等信息,每批鱼都采用不同颜色鱼标进行区分。”板桥乡武装部副部长吴傲斌介绍,为鱼打上鱼标其实也是乡里探索转型发展“私人订制”销售模式的第一步。所谓“私人订制”,是采用“公司 农户”模式。去年底,板桥乡对徐源村鱼农进行摸底,与愿意加入“私人订制”的140余户签订协议,鱼农只需要按照要求养殖合格泉水鱼,返乡青年创立的黄山市沂源泉水鱼销售有限公司则为鱼农和消费者搭起桥梁,鱼苗购买、产品营销等均由公司负责。“‘私人订制’在保障鱼品质的同时,能解决当前销路不畅的问题,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到产业中,增加收入,消费者则能吃到放心的合格的鱼,有利于板桥泉水鱼品牌的推广做大。” 从养殖到销售,板桥人正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努力实现养鱼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