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养鱼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工问题,一是工人难找,二是人工成本太高。”3月1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光明村渔场,场长范文章告诉记者,当地从事海产养殖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大多是超过50岁的人,像江夏这种以大湖、大水面养殖为主的区域,养殖场大多都有请长工或短工帮忙日常管理,特别到了年底拉网卖鱼的时候,人手显得尤为紧张,有时候一天抓鱼三四万斤,整体劳动强度大,上了岁数的老人家常常会体力不支。然而,即便是请上了岁数的人帮忙管理或拉网,一天一百多元的报酬也常常让养殖场老板感到压力很大。
超大鱼塘
范文章的养殖场有12口塘共590亩,其中26-32亩的标准池5个,5亩左右的小池4个,3个大池(分别为40亩、60亩、220亩),养殖场里请了4个长工,每次拉网卖鱼的时候还要雇佣五六个短工,每年长工和短工的工资开支在30万元左右。“去年卖了62万斤鱼,平均一天拉2万斤鱼,整整花了一个月才卖完鱼。一个短工140元一天,单单拉鱼时请短工的工资就要2万多元。”
为了解决这样人工短缺和费用高的问题,范文章这两年一直在考虑如何提高用人效率,特别是拉网卖鱼的时候。他发现,由于大塘的护坡都比较长,每次卖鱼时从鱼塘抬鱼上岸至少需要4个人,工人上上下下来回走劳动强度非常大,如果这一步进行机械化操作,可大大节省人力。“可不可以搞个抬鱼升降机?”几经琢磨,范文章觉得可以一试。
方向确定后,范文章就去找工厂帮忙做升降机,但是,因为工厂没有鱼塘实践经历,多番沟通还是不能设计出让范文章满意的图纸。最后范文章只好自己动手画图纸,设计稿几经易稿后终于敲定。经过一次修改后,工厂终于为范文章做了一个满意的模型。
“一开始工厂那边说搞个开关,把鱼筐抬上升降机后,一按开关鱼筐就自动从塘里升到岸上,倒完鱼后,把框放回升降机,一按开关又下降到塘里。我说这样不行,这样还是要有一个人守在开关旁边,等于浪费了一个人力,必须是全自动的才行。”范文章告诉记者,为此他找了一些自动感应器械作参考,终于在去年设计出一个一上筐就自动上升、一下筐就自动下降的抬鱼升降机,升降机的长度可视鱼塘护坡的长度做成长短不一的梯子。
图中画圈处为自动感应开关。
自动抬鱼升降机,类似于传输带作用。
“这个升降机轻便、不占地方,两个人就可以抬起来,可以搬到不同的鱼塘工作。”现在,范文章的鱼塘已经用上了抬鱼升降机,周边也有个别养殖户向工厂购买了这种升降机。
由于去年四大家鱼行情低迷,今年爱琢磨的范文章准备用5口塘试养桂花鱼,按照4亩鲮鱼配1亩桂花鱼的比例养殖,用小池子试一下。“之前去鲁湖那边看过人家怎么养桂花鱼,觉得经济效益还不错。”他告诉记者,在养殖技术这块,他是最匮乏的,只能边养边学,除了跟饲料厂技术员请教外,还会外出参加培训班学习。据其朋友介绍,范文章十分好学,基本每次政府部门、渔药厂和饲料厂举办的技术交流会,他只要有空都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