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沛林 4年前,在外奔波多年的张宏高回到家乡镇安镇永共村1组,无意中发现了商机,开始发展生态养鱼。 承包堰塘养鱼 张宏高早年在山东卖过包子,后来在北京经营两家饭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顺利“接班”。2012年初,55岁的他和妻子回到家乡,准备享受晚年生活。 张宏高除了每天接送孙子上学外,其余时间就在村里转悠,“我看到村里修的堰塘很多,但只是用于储存水,利用率太低。当时我就想到了如果用来养鱼,就能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了。” 有了想法的张宏高说干就干,他承包了村里的10多亩堰塘,决定发展生态养鱼,“现在的人都讲求绿色环保食品,生态鱼虽然养殖周期慢,但市场前景好。” 摸索养殖技术 张宏高虽然在外打拼多年,但养鱼还是头一回。为此,他在选择鱼种、调节水质和疾病防疫上下足了功夫,投放的鱼苗大多在2斤左右。 “鱼不喂饲料就长得慢,我的想法是养殖周期在一年为宜,在春节前后上市,不仅价格高,买的人也多。”张宏高说,为了充分利用鱼塘资源,他养殖了鲫鱼和草鱼。 2012年夏季的一天,张宏高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和工人一起割草喂鱼。当他经过自家鱼塘时,发现很多鱼翻了白肚,大部分已经死亡。 张宏高急忙找来技术人员,原来是由于连续几天下雨,造成气压降低,水里含氧量不足,再加上投放的鱼苗太多,所以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其实之前我看到不少鱼频频露头,只是没有在意,结果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张宏高说,虽然这次损失很严重,但他并没有放弃,他迅速处理了死鱼,还给鱼塘消了毒,购买了鱼苗和加氧设备。 2013年初,张宏高的鱼开始陆续上市,很快被抢购一空,尽管比其它鱼卖得贵些,但依然供不应求。 改变养殖品种 随着养鱼的人越来越多,张宏高又有了新的想法,“现在鱼类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往年这个时候鱼都已经销售一空,而今年还有一部分在塘里养着,所以我准备改变养殖模式。” “最关键的就是改变养殖的品种。”张宏高准备逐步淘汰原来的草鱼和鲫鱼,改为养殖甲鱼和丁桂鱼,“这两种鱼市场竞争小,买的人也多,销路有保障。” 张宏高还准备发展休闲垂钓,“这几年钓鱼的人越来越多,我的鱼塘刚好可以做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