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对面的王昌翰说自己很久没在公开场合讲话了,已经有些“不善言辞”。他刚在海南海壹海产饲料有限公司举办的“通威质量万里行·海南海壹资产倍增计划”论坛上随性做了二十来分钟的开场讲话,这是他曾经辖管的下属饲料企业,但发言没多久就开始谈虾苗,甚为投入。
23年前进入对虾行业,历经了饲料、种苗、加工、第三方检测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后,最终选择了聚焦于虾苗,王昌翰现在是通威股份虾生物产业片片区总经理、海南海壹海产种苗有限公司(简称“海壹”)和海南海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长长的名头后面,王昌翰的精力还是集中于探求心中完美虾苗,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着。
通过对南美白对虾苗种苗行业长达十年而期间八年未曾盈利的专注与坚持,海壹种苗积蓄的实力使得自身销量从2012年开始每年以30%-50%的速度在增长,并且在同行最为艰难的2015年,其经营效益跃居全国前茅。很显然,目前的海壹种苗还未能达到王昌翰所预设的理想状态,聊天时他透露下一步或许会涉足种虾选育,只因只有掌握选育才会有更长远的未来。这倒是个意外的计划,王昌翰也称以前从来没想过要做选育,但目前产业的现状已预示着,国人没有自己的选育,产业的未来将更加迷失。言语间,不无忧虑。
更令其担忧的是,行业对“快”长速的追捧,不断考验着对虾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能力,但很多业者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变化及风险。尤其是身为养殖源头的苗企,能否准确把握,正确引导,对养殖环节的影响至关重要。
不经意的一个小时交流中,王昌翰讲述了从事种苗生产十年间对虾苗的理解变迁,以及对当前养虾行业热点问题的见解。而借由以专业化要求自身的他的视角,我们能获取不一样的产业观。
新增微孢子虫和哈维氏弧菌检测
海产前沿:您现在的精力主要放在哪些方面?
王昌翰:主要还是在种苗板块。对外来讲,一是每年收集各公司的种虾在全球主要养殖国的表现数据,尤其在国内的养殖表现,与各种虾公司的技术专家做深度的交流,二是花很多时间去终端市场做调查摸底;对内来说,重点着力打造一个数据分析平台,经营、生产和检测的数据平台。尤其是检测这块,过去我们种苗出厂前是检测24个项目,今年增加了微孢子虫和哈维氏弧菌两项检测,这也是我今年关注的重点。
海产前沿:增加的这两项检测,主要是应对什么问题?
王昌翰:微孢子虫引起的“长不大”问题,从2014年就开始出现,但是大家并不太重视,2015年就表现得更加严重。感染了微孢子虫后,虾的长速变慢,当然同塘养殖的对虾不一定全部感染,所以就出现规格大小不一。我们检测“长不大”的对虾里面,90%以上是带有大量的微孢子虫,而同塘中正常长速健康的对虾没有检测到。微孢子虫的来源主要还是水体,对虾被感染主要是育苗或养殖的环节,种虾携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从去年9月开始,我们陆续买了5台PCR,分别在种虾、幼体、育苗、标粗以及饵料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测,重点防止育苗水体处理不到位而让对虾在苗期感染微孢子虫。哈维氏弧菌是一种发光的海洋细菌,广泛分布于整个海区中,感染对虾后的病症主要是水体或虾体发光、空肠空胃,对虾活力变差。
海产前沿:为什么会想做数据分析平台?
王昌翰:从事对虾行业多年,我始终觉得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和知识相对缺乏,无法准确去甄别生产或养殖中的许多问题,我们科研院所在做的研究,又离生产比较远,应用性不强,行业主要还是依靠个体户经验式的发展,因此整个行业发展的速度比较慢。
现在养虾,选好一个种源之后,接下来重点就是关注好水质的变化与病害,但是水质和病害怎么去监测与预防,是凭感觉还是依经验,都很难准确判断。因此,我们还是应回归科学的检测,用数据来说话。现在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内部邮件,主要是关于幼体与种苗的检测,公司每一个苗场每一个车间每一批次的苗都必经严格检测,每批苗的质量都有相关数据,且可追溯。
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内部,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和强调数据化的能力,无论是经营还是生产,能用数据表达就必须采用数据表达,直观、准确,这就是我们搭建内部数据分析平台的初衷。
下一步或着手选育工作
海产前沿:以前大家把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寄托在优质种虾上,但逐渐发现优质种虾进口量每年都在增加,而病害还是那么严重,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王昌翰:首先来讲,病害主要是由水环境恶化以及养殖过程中不恰当用药所引起,跟种源引进没有太多关系。过去的养殖环境比较好,确实可以通过好的种源来解决行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现在整个环境变得非常复杂,病害也非常多,单靠种源这个环节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养虾是个系统化工程,我经常跟养殖户讲,养殖环境发生了大变化,要懂得顺势而为、顺势而变才能养好虾。我看到养虾年年成功的客户,他的养虾思路年年都会调整,我最担心的是养殖户把希望寄托在某个公司的种苗、某种药物或者某种养殖方法,过于关注某个环节而忽略了整个系统的协同能力。
我们这个行业是靠天吃饭,气候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出现不同的病害,病害的影响因素又很多,很难轻易去预估明年会发生什么。过去全球对虾做了一些阶段性的选育工作,比如抗桃拉病毒;后来行业又很努力地去治疗白斑病,如今我们明显发现现阶段的对虾对白斑病已经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这或许是二者之间相互拮抗的结果。所以,从病害来讲,可能每一年或者每过几年,就会有新的病害出现,这也是一种新常态。
对虾选育难在哪里,最难的就是在相对快的生长速度下如何提升它的抗应激能力,只要对虾的抗应激能力强了,那它对病害的抵抗力就强,虽然各家种虾公司都一直说已经朝这个方向去选育,但事实上目前也还没看到很明显的效果。
不排除对虾种业的盘子太小,种虾企业不愿意有非常大的投入。像全球最大的种虾企业SIS,销售额最高的时候也就是5000万美金,全球种虾的年销售额不足2亿美金。可以说除了SIS和CP两家公司,其它的大部分种虾公司经营都有些困难,而且有部分的种虾公司一直在找买主,就是看有没有人愿意接手而已,全球对虾种业就是这个无奈的现状。
如果单纯从生长速度上去选育,这是一条捷径,因为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潜力很大,长速上的选育不困难。但是长速越快,对虾的抗病能力肯定会相对越弱。因此,我们觉得整个产业的节奏还是要放慢下来,过于追求速度会给行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从种质的角度来看,今年的对虾养殖形势可能比去年更为严峻,因为种苗的长速比去年更快,很少人能驾驭得了。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受恶劣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对虾排塘率已非常高。
海产前沿:这样的现状下,海壹会作些什么努力来尝试改变?
王昌翰:过去我们从来未想过要做选育,但现在看来,选育是我们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刚开始对选育的国内外团队进行接触,目前尚未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开始时间,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国内对虾选育已经做了五六年,国外也有许多成熟的选育团队。在选育上我们总体的思路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或许会整合这些选育资源,帮助他们和市场有很好的对接;在选育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市场每一阶段更精准的选育方向,希望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种虾选育上有所进步。
规模会成苗企竞争第一道门槛
海产前沿:海壹到现在成立十年时间,这十年间您对种苗的理解是否有改变?
王昌翰:过去做种苗,只要种是纯正的,幼体以及种苗是自己生产的,就能做出好的种苗。现在这种理解远远不够,因为整个水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可能只要在育苗中一两个环节上做好就可以了,现在苗企要做好必须有很强的系统化能力,任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对品质和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现在每年海区水质的变化都比较大,对苗企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苗企的技术和管理若跟不上,有好的品质和经营基本是不可能。
我经常在公司内部讲,未来规模同样会成为苗企竞争的第一道门槛,为什么?由于目前环境的变化,苗企的竞争要求企业也越来越专业化和系统化,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去细分各条专业线,然后再有效地协同在一起。因此,专业化的苗企就必须具备很强的技术和管理团队:种虾技术团队、育苗技术团队、饵料生物培养技术团队、检测技术团队、研发团队,以及销售服务团队和管理团队,培养和发挥好这些优秀团队,投入的成本不是一般的大,没有规模就不足以持续竞争。
从总的趋势来看,种苗行业的集中度必然会越来越高。近两年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客户对种苗品质的认知和要求已越来越高,已有少部分客户直接携带检测设备到苗企进行检测,这也因应了为何会出现销售淡季时,一般的苗企哪怕价格再便宜也卖不出去,而市场认可度高的苗企却依然供不应求。
苗企要持续做大,谈何容易!我们从2012年开始,每年以30%-50%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对我们挑战最大的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种苗行业的管理是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如果对虾苗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单纯去管理就会适得其反。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招聘管理人员,但即使在别的行业很优秀,到了种苗行业起码还要花2-3年的时间才能熟悉上手。因此,要成长为一家专业化能力很强,管理和系统能力很强,同时要具备足够的竞争规模的苗企会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历程。
海产前沿:您上一次接受我们采访时谈到,海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种苗行业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我想问问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昌翰:首先我们清楚地了解每一个种源的特点和未来养殖的趋势;其次在对种源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能很好地对接市场需求;再者结合行业的特点和趋势,准确地评估自己企业的能力以及相应匹配的资源,才有可能把握好不同阶段的种质选择,有效实现产销对接,规划好市场结构与节奏以及发展规模等,这样才能给公司一个很清晰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向。
苗企的管理链条比较长,对专业化和系统化要求都比较高,对行业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必须建立在长时间的投入、积累和沉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