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是一个内陆渔业大县,也是一个鱼苗鱼种生产大县。鱼苗鱼种无论是质量和产量,在湘南地区小有名气,生产的海花和春片鱼种远销江西、贵州及邵阳、株洲、湘潭等周边省市,据1985年末统计,年产海花鱼苗8.2亿尾,春片鱼种3.6亿尾;至上个世纪末,鱼苗鱼种生产规模逐年减小,质量也有所下降,除满足本县成鱼生产外,仅仅小部分外销,据1999年末统计,年产海花鱼苗5.1亿尾,春片鱼种2.4亿尾,常规苗种生产呈萎缩态势。为了抑制苗种生产下滑,衡阳渔业战线的干部群众作了不懈的努力,收到了成效,据2015年末统计,年产海花鱼苗8.1亿尾,春片鱼种3.4亿尾,重振了苗种生产雄风。为可持续发展苗种生产,我县主要实施了以下对策: 1.加强苗种管理和质量监督,规范苗种生产。苗种生产严格按照《海产苗种管理办法》实施,全面实行鱼苗鱼种生产许可证制度,成立县苗种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制订完善《衡阳县鱼苗鱼种生产发展规划》,对苗种生产在品种、布局、规模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宏观指导全县苗种生产发展,实施水域滩涂水面养殖使用证制度,既对苗种生产业主明确权限,又对苗种生产业主的生产管理起监督作用。 2.高标准建设苗种生产基地,促进鱼种生产规模化发展。组织县级海产技术队伍,对现有的生产场点严格审核,关停并转一批规模小,设施简陋,技术落后的作坊式育苗场点,对具有一定实力的育苗场点进行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充,对苗种生产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自动化水平高,上规模上档次的家鱼繁育苗种场,从根本上改变我县苗种生产场点散、弱、小、旧的现状。 3.建立补助扶植长效机制,切实保护鱼苗鱼种场效益。将鱼苗鱼种生产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制订长效的省级长江水系原种亲鱼更换补助政策,给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家孵场点予以政策扶持和亲本鱼种补助,调动苗种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了渔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 4.做好本地亲本的提纯复壮。亲本经过累代养殖,近亲繁殖,导致养殖生产性能严重衰退。在家孵生产中,决不使用超期退化的亲本,对个体小、体质差的亲本坚决予以淘汰,建立和完善海产原良种更新换代机制。给亲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选育体型大、体质肥壮、体型特征好、性状优良的后备亲鱼,提高亲本的质量,避免近亲繁殖。正确掌握人工繁殖技术,不强迫小规格的亲本繁殖,不选用成熟度不够的亲本催产,不使用高剂量激素催产,从而提高家鱼苗种质量,保证子代的优良品质。 5.建立完备的苗种供求信息服务网络。一是要发挥各类专业苗种销售队伍的作用,发展各种形式的购销组织,社区流通组织,面向县内县外市场,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充分发挥市场的带动作用。二是建立完备的销售信息网络系统,利用现代传媒建立四大家鱼苗种销售平台,定期在农业信息网上,发布苗种供求信息,进一步扩大苗种外销。三是对苗种销售业务人员进行营销理论业务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素质。 6.缩短与广东苗的生产时间差。充分利用本地的光热资源,适当提早家鱼孵化时间。强化亲鱼的秋季培育,增强亲本的体质,提高亲本的生产能力,从而达到早孵化,早销售,缩短与广东苗生产的时间差,抢占被广东苗挤占的苗种市场,从而扩大苗种的供需量。 7.变鲜活成鱼销售为成品销售。及时解决鲜鱼销售向深加工产品转换等相关延伸产业链的问题,拉动苗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