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天气多变,时而晴空万里,时而暴雨倾盆,给海产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广西、珠三角等区域已经报出由于天气异常导致养殖出现问题。如何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增强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是贯穿养殖全程的中心工作。在阴雨天气,我们应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呢?阴雨天气易发病的原因1、水温变化 一般雨水温度比池水低,气温越高,水温的温差越大。雨水比重较低,降雨时,与池水混合,造成池塘水温的急骤下降。 2、水体缺氧 一则雨水的冲刷,使池底粪便、残饵等有机质泛起,引起水体的化学耗氧量增加;再则阴雨天气里,天气闷热、低压,造成空气中溶入水体中的氧气减少;三则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少,引起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最后降雨导致咸淡水分层,阻碍底层水和上层水的氧交换,底层水体缺氧。可见,阴雨天气池塘产氧、进入水体的溶氧会减少,而且水里的溶氧消耗得更多,结果就是水体溶解氧的急剧下降。 3、水色变清 雨水进入池塘会直接造成水体pH值、水温等理化因子变化。当这些理化因子变化较为剧烈,超过了藻类的承受极限,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从而出现倒藻。对于藻类稳定性较好,没有出现大量死亡的池塘,如果雨后持续晴天,极易出现转藻。因为雨水带来了藻类生长必需的无机碳,在光照好的条件下,藻类大量繁殖,一旦其它营养物质没有跟上,可能带来藻类的变化。总而言之,阴雨天气和雨后天晴,是藻类容易变化的关键时候。4、水质恶化 由于雨水的冲刷引起的池底有机质泛起,水体缺氧,水温降低而引起的生化作用减弱,致使水体化学耗氧量(COD)增加,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多,再加上雨水的注入,引起pH值的降低,水质在短时间内恶化。 5、应激反应 降雨引起的水温、pH等环境因子的突变,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造成鱼虾死亡。另外,降水引起水体盐度的降低,加上其它环境因子的变化,易引起对虾非正常蜕壳。雨前预防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预防工作。1、雨前一至两天,适当补肥。可选用氨基活力肥(0.5L/亩)或肥水EM(0.5L/亩),按照追肥的量,少量施用,提高水体肥度,增加藻类丰度。2、使用应激高稳C(80公斤饲料/包)拌料投喂,提高鱼虾的抗应激能力。3、适当提高水位,增强水体缓冲能力。雨中措施1、多开启增氧机,加强水体交换,消除水体分层。有条件的池塘可排除表层水。2、监测水温变化,适当减少投喂餐数,降低投喂量。但要把握一定的度,过少投喂也会造成鱼虾体质降低。同时使用促长免疫素(20kg/包)拌料投喂,提高鱼虾免疫力。3、监测水体pH值变化,保证pH值在养殖对象适宜生长的范围内。对于因降雨导致pH值降低过快的情况,可使用葡萄糖酸钙(2kg/亩)少量多次泼洒,稳定水体酸碱度。4、长期阴雨天气易造成水体缺氧,夜晚使用氧底宝B型(2亩/包)长效慢速释放氧气。雨后措施1、对于雨后天晴的情况,要及时补肥,建议使用多抗培藻膏(0.5kg/亩),补充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2、阴雨天气积累的有害物质需及时改底,建议使用生物底改(5kg/亩)降解水体有害物质。3、对于水体出现倒藻或转藻的情况,参照粤海生物“倒藻速培”方案快速培藻。对于阴雨天气带来的影响,我们要正确看待事物的利害,不可只片面地看到其不利方面,也不必惊慌失措或不知所措。掌握水质合理调控的手段,创造合适的养殖环境,才能实现高效健康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