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日渐升高,海鲜大量上市。作为特产的海肠子,虽然长相不讨人喜欢,却在山东省烟台市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 笔者探访市场发现,烟台普通农贸市场上的海肠身影难觅,身价直追海参,多数直供给星级酒店,普通消费者甚少有人问津,甚至有的摊贩表示,价格太高了,怕销不了,不敢进。 烟台海肠的人工养殖呼声由来已久,市海产研究所的专家表示,产业化的核心环节——苗种繁育,目前已经成功,今年全市将开展推广技术研究,破养殖技术规程、确定适合品种生长区域。 据烟台市海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力勇介绍,海肠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一般选择浅滩、沙质海域安家,而且上层的沙质是黄沙,下层是黑泥沙才最好。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正常繁殖会受到影响。 2012年,相关部门注意到海肠数量锐减,烟台市成功将海肠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加强物种保护,让海肠成为具有烟台特色的产品。同时,市海产研究所开展课题研究,以期实现量产,让它们不仅成为餐桌上的美食,而且适于增殖放流和规模化人工养殖。 “经过科研攻关,2014年我们成功繁育出海肠苗,目前人工育苗技术已经成功,为后续规模养殖打下了基础。”王力勇介绍,按照以往培育新品种的经验来看,苗种繁育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突破了苗种繁育环节,以后如何养殖、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防治病害等就简单多了。” 人工育苗技术成功,烟台市随即展开更深入试验:去年全市先后在莱山区四十里湾、开发区金沙滩等海域,累计增殖放流海肠苗种120万尾,以期扩大海肠种群,获取详细研究信息,为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我们将破题海肠的推广技术。”王力勇介绍,海肠的推广难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养殖技术缺乏规程不成熟,限制因素太多,企业感兴趣不敢养。二是海肠品种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适合品种的区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不能随便盲目选定。 按照计划,烟台市海产研究所于今年对海肠的养殖技术手段进行细化,达到规模化养殖的目的。“我们将采取自主研发与企业合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供苗种与技术指导,共同进行海肠养殖生产技术研究,并通过采取工厂化、池塘、海区多种养殖方式,在各地设立海肠养殖试验点,养殖方式包括工厂化、池塘、海区三种模式。”王力勇说。 海肠的产业化路径,在国内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王力勇直言要想实现目标还要各方配合进行多项试验,但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成功,增殖放流效果的显现,以及室内养殖试验的开展,可以说距产业化发展仅有“最后一公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便宜海肠将重回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