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中华沙鳅规模化人工繁殖和生产,6月8日下午,重庆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岗位专家刁晓明副教授、养殖模式岗位专家翟旭亮高级工程师,对潼南推广试验站开展中华沙鳅人工繁育技术指导。 在重庆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潼南区试验示范基地,岗位专家查看了中华沙鳅养殖基本情况,通过查看形态学特征及现场解剖观察性腺发育情况,了解雌鱼怀卵情况和雄鱼发育情况,发现目前养殖的两龄中华沙鳅个体仍较小、性腺尚未发育完全,预计在七月初会有部分成熟。刁晓明副教授建议,一是加强亲本的饲养管理;二是在加大搜集野生亲本的力度;三是加强同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其他岗位专家的合作,开发中华沙鳅不同发育阶段的饵料,研究鱼病的防治,探索规模化养殖技术。 中华沙鳅属鲤形目鳅科,是我国的特有名优经济鱼类,分布于金沙江、长江流域,中华沙鳅形态纤细有斑纹、体色艳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大规模、较高成活率的人工繁育还未突破,研究中华沙鳅人工繁育技术和驯养,一是能够解决苗种来源,实现规模化养殖;二是目前中华沙鳅市场价超过600元/kg,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三是对于探索遏制野生资源衰竭具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