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现代渔业产业园内,现代鱼塘可以控制水温和含氧量,让鱼类在水体的承载量大大增加。 往年天气炎热时,湖北清江的鲟鱼都会因为不适应水温和含氧量,出现死亡的情况。今年,在淮安现代渔业产业园循环水养殖技术指导的帮助下,养殖户不再害怕鲟鱼死亡了。水温、氧气含量可控的现代鱼塘,让鲟鱼在炎炎夏日也能顺利到达市场。 鱼塘排泄物不需要人工特别清理,就能直接转化为沼气发电;电子监控水温和含氧量;循环利用养鱼的废水;每立方米产量达传统鱼塘的50倍……淮安现代渔业产业园的养鱼工厂让传统渔农羡慕不已。 淮安现代渔业产业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是一座由淮安市农业委员会打造,集渔业技术研发、养殖试验示范、科普教育与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渔业产业园。2015年9月28日正式开放,目前投资3100万元,建有现代渔业展示馆,池塘循环水养殖小区和生态循环水养鱼工厂。 生态循环水养殖技术在产业园6000立方米水体的养鱼工厂中得以体现,工厂车间南北方向纵横两列,每列5个养殖池,灰色的养殖池壁上不见工作人员。淮安市海产技术指导站工程师丁娜告诉记者,这些看似水泥堆成的养殖池其实大有玄机,“鱼类排泄物等污染物有两个去处,大颗粒的被汇入沼气发酵池用于发电和供肥,其他则首先通向斜管沉淀池,然后先后进入生物流化床和人工湿地,多级净化处理后进入回水池,在水泵的作用下回到养鱼车间循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几乎不需要人力操作。” 丁娜介绍,斜管沉淀池被设计成锥形斗状,污泥在沉淀池水流的作用下自然的向斗中心聚拢,既不需要人工收集,也不需要特别的清理,而人工湿地则是人工设计、模拟自然湿地结构和功能的复合体,由水、基质、水生植物等组成,利用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过程,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物理化学循环,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相对传统鱼塘而言,这个工厂没有污染,所有的排泄物都被收集和利用。 不但如此,工作人员还能够远程实时监测水质指标溶氧、pH值,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同时对养殖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海产品质量安全。产业园负责人余祥胜接受采访时介绍,正是因为这里的水温、水压、含氧量等指标可控,不依赖自然环境温度、天气、季节的限制,工厂养殖池能够承载的鱼量大约为50公斤每立方米,是传统露天鱼塘的50倍,年产商品鱼能达到300吨。 余祥胜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外工厂化养殖系统大多采用“设备型”循环水处理技术,主要使用固液分离、蛋白质分离等诸多设备,存在造价高、能耗大、难以运行等问题。而淮安现代渔业产业园采用的生态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封闭的条件下对养殖废水进行多级净化处理,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的新型循环水养殖系统。“简单来说,别人用的是一套复杂的系统,而我们用的是沉淀池和人工生态湿地,不但不会坏,还实现了人工控制养殖过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环保、高效,淮安现代渔业产业园以科技助力农业发展。近年来,淮安市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加速推进稻米产业、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现代渔业以及休闲农业“4 1”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