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渔业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厅将建设18万亩海产养殖标准示范区,着力打造海产品可追溯监管平台和配合推动农(渔)药监管平台建设,并确保品牌产品规模不断扩大。”9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总工程师李涛就“开展保障海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这一话题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 福建省海域广阔,沿海滩涂广布,浅海滩涂可利用养殖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2015年,全省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2464亿元,同比增长5.76%;海产品总产量734万吨,同比增长5.45%,居全国第三位。 “为推进海产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快海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保障海产品质量安全,我厅计划于十三五期间,建设18万亩海产养殖标准示范区。”李涛表示,要达到“标准上墙,技术落地,记录入档”的标准化建设要求,要强化标准应用,按照海产养殖质量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生产;做好养殖记录,标准化养殖场要落实好养殖生产、药物使用和产品销售三项记录;完善管理制度,并将各项管理制度在养殖场内上墙张挂等。 在打造海产品可追溯监管平台方面,近年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将省级重点龙头海产养殖企业、无公害产品生产企业、渔业专业合作社等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引导追溯企业建立专卖店或销售摊位,推动可追溯海产品进入超市销售。截止目前,我省已有大黄鱼、鲍鱼等39种海产品,172家海产养殖企业纳入海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消费者可以凭借海产品‘身份证’的追溯码,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厅海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12312热线电话或手机短信平台,查询到生产企业、养殖基地、投苗时间、收成日期、上市日期、质量情况等信息,确保海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李涛介绍说。 “十二五”期间,为支持福建省渔业品牌发展,福建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海洋行业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给予100万元、80万元、30万元的奖励。截至目前,福建省海产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1个、国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4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省级名牌产品88个、省著名商标304个。 “我厅从2016年开始,重点发展大黄鱼、石斑鱼、鳗鲡、对虾、牡蛎、鲍鱼、海带、紫菜、海参等九大优势特色品种,全面打造从苗种、养殖、加工、流通、品牌等全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九条优势特色品种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超百亿的目标。”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