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白蕉海鲈陷入滞销牵动社会各界关注。资料图片
400万产业扶持资金一举打破销售困局 告别低价滞销 白蕉海鲈“翻身” 连续两年遭遇低价滞销困扰,白蕉海鲈终“翻身”。记者昨日从斗门区农产品流通协会获悉,由于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扶持,白蕉海鲈销量和价格均得到提升,目前海鲈收购价稳定在12元以上。 为进一步拓宽海鲈市场,斗门组成5个白蕉海鲈推广小组奔赴全国各大省市,在过去5个月内实现了5000多吨市场增量,预计全年市场销量提升1万吨以上。业内人士预测,随着优惠政策的落实、新增市场的逐步成熟,明年起海鲈有望摆脱滞销困扰。 100万元推广费撬动1万吨市场增量 今年初,白蕉海鲈再次陷入“滞销风波”牵动社会各界关注。为破解滞销困局,拓宽海鲈市场渠道推进海鲈产业化,4月初,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安排4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用于扶持白蕉海鲈产业化发展,擦亮“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弘扬白蕉“中国海鲈之乡”美誉。 400万资金到位后,其中100万元作为市场推广费,其余300万元扶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我们拿到100万元后,马上成立了5个推广小组,奔赴广西、贵州、云南、新疆、甘肃、四川、重庆、福建等多个省市进行推销。”斗门区农产品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锦忠告诉记者,历经近5个月的努力,已落实拓展5000多吨的市场。 过去单凭企业拓展市场渠道的方式收获的效果十分差,既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也受到当地社会势力的阻挠。“现在我们拿着市委、市政府给我们开的推介信到每个地方推广海鲈,当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并协助推广。”黄锦忠称,以湖南长沙为例,当地16个市职能部门领导人同时对接海鲈在湖南的市场拓展,促使市场瞬间被打开。 “新疆市场是最明显的,仅是9月至11月已经售出2000吨海鲈。”黄锦忠称,通过官方组织以及非官组织同时介入推广后,海鲈的市场销路短期内被打开。根据目前的预测,随着新增市场的成熟,海鲈每年至少可以增加1.3万吨的市场销量。 明年起海鲈有望摆脱滞销困扰 今年来,由于国际、国内水产品市场需求疲软,销售渠道单一、精深加工不健全以及海鲈品牌宣传不足等原因,海鲈价格大跌,市场价最低仅5.8元/斤。数据显示,全市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近2万亩,产量达10万吨。海鲈养殖平均成本为7.8元,损失达4亿多元。 在过去的半年中,政府部门牵线搭桥,财政拨款为养殖户和流通大户等引来了银行授信,市妇联组织市民购买爱心鱼,各大超市和房地产商大批购鱼等,稳定了市场价,目前海鲈出塘价维持在12元每斤左右。 此外,在上月出台的《推进白蕉海鲈产业化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斗门将谋求从龙头企业带动、建立苗种繁育体系、加强养殖技术推广、健全质量安全体系、制定地方技术标准、加强品牌推介力度、拓宽海鲈销售渠道、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等八大方面进行强化,以推进海鲈养殖、加工、销售规模化的产业化发展。 其中,斗门区计划与粤合公司联合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强本地农产品信息网建设,扶持区水产品流通协会建设斗门三农信息(特产海鲜)网。推进白蕉海鲈产品价格、产品信息网络化,实时向养殖户提供技术、市场等资讯,发展网上营销,提高水产品营销信息化水平。 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使海鲈的市场前景被看好,“按目前的市场拓展情况看来,明年海鲈滞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黄锦忠认为,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及新增市场渠道的逐渐成熟,白蕉海鲈将有望在明年起摆脱滞销困扰。 斗门农产品流通协会 获全国合作经济创新奖 ■相关 日前,记者从斗门区农产品流通协会获悉,凭借为会员提供常年法律服务、市场拓展协助、市场考察等服务,该协会在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高层论坛中获得全国合作经济创新奖。 据了解,斗门区农产品流通协会成立于2001年9月。去年协会发展会员620人,会员流通销售水产品15.2万吨,产值达31亿元,带动农户增收78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