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种低碳高效生态循环型渔业养殖在重庆铜梁西郊现代农业园区获得成功。这种新型方式不仅把养鱼亩产提高到5吨,而且实现了绿色环保养殖。目前,区海产技术部门决定向全区推广这一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 8月25日上午,笔者在巴川街道玉皇村重庆科赛农业有限公司养鱼基地看到,一口占地10多亩的鱼塘一侧,修有两个面积各为65平方米的养鱼槽。养殖槽顶部安有3个增氧泵,每个养殖槽用栅栏隔成3个养殖栏,每个养殖栏边上安有自动投料机。 “这个养鱼槽虽然只有130个平方,但每立方米的水体可产成鱼100多公斤,5个月左右为一个生产周期。其产量比常规的养殖方法提高了5倍,”区海产技术推广站站站长曾仁莆介绍说。 如此高密度的养鱼,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和有效处理好养鱼废料问题。 在采访中了解到,第一个难题是养殖槽最上方安设的3台全自动增氧机解决的。 “我们采用的是管道式增氧机,增氧机工作时即制送氧气又搅动水体,既使水层的含氧量均匀,又把死水变成了活动的水。同时,增氧机带有的探头放在水里,如果池子缺氧,探头会把信息反馈给主机,主机马上启动增氧程序,增氧泵随即工作把产生的氧气输送到水体。当水体中氧气充足后,增氧机会自动停止工作,”业主邓勇说。 “第二个难题是依靠两个技术层面解决的,”区海产技术推广站站站长曾仁莆介绍说,一是安置在养殖槽底部的吸附泵将饵料残渣、鱼儿排泄物通过管道输送到岸上的沉淀池加以沉淀。沉淀物是优质的有机肥,被用于了公司的几百亩果林,沉淀后的清水又沿管道回到养殖槽里再利用,实现了循环用水。二是经过吸附泵作用后仍有10%左右的废料渗入鱼塘水体中会产生浮游生物,业主通过放养专食浮游生物的白鲢、花鲢和在鱼塘上养殖水生植物的办法净化水质,保证水体的新鲜。 “目前,养殖槽里放养的匙吻鲟、胭脂鱼、湘云鲤等中档鱼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鱼儿的成活率达到98%,且长势喜人,预计4个多月内可育肥上市。公司决定再扩建4个养殖槽,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公司负责人邓勇说。 “这项技术源于美国,我们把它从江苏引进。目前,全区已有3个养鱼基地建起了养殖槽,这项低碳高效生态循环型养鱼新科技开始在全区推广,”曾仁莆说。(王嫚 赵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