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海产养殖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节气,这个时期昼夜温差大,气温起伏不定,水质易波动变化,水温适宜寄生虫、有害菌等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对海产动物的抵抗力有极大影响,此时,大量有害菌乘虚而入,极易引起病害爆发。 一、昼夜温差大,对流强烈。白天水温高、密度小的水浮在上层,水温低、密度大的水沉在下层,这种水的密度分布不均匀性形成了水的热阻力,上层池水不易对流,上层过饱和的高氧水无法及时输送至下层,到傍晚上层水大量过饱和溶氧逸出水面而白白浪费。傍晚至夜间温度降低,池塘上层水温急剧下降,密度增大而下沉,下层水温高,密度较小的水上浮,形成了上下层水的垂直对流,此时上层水的溶氧本已大量减少,又要通过密度流将上层溶氧输送至下层,被下层的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氧化所消耗,原下层的低溶氧水上浮后,又未能获得氧气的补充,使整池水的溶氧很快下降,易造成池塘缺氧,引起养殖水生动物浮头,甚至窒息死亡。因而,需根据养殖水体的实际状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增强水体的上下交换和流动。 二、水质不稳定,病害威胁。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殖到达秋季后,养殖池中残饵、粪便较多,塘底比较脏,一般水质偏肥,有的已经开始老化,并且此时水温适宜各种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水体中积累了许多有害病菌,不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极易引起各种细菌性、寄生虫性、病毒性等病害发生。因此,要定期施用生石灰或含氯杀菌消毒剂调节水质,合理投放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抑制有害病菌繁殖蔓延;要尽量控制水位,避免因水位太浅引起水温突变造成养殖动物应激反应;尽量避开刺激性大的杀虫、消毒药物,降低应激,减少病害。 三、降低投饵量,科学投喂。首先,要选择新鲜、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并做好投饵工具及食场的清洁、消毒;其次,此阶段的水生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新陈代谢减弱,向外界索取营养物质相对减少,应适当控制养殖动物的吃食量。若大量投食,加快了生长速度,使本来就低下的免疫系统跟不上生长的速度,且易导致水生动物消化负荷加重,进一步恶化其抵抗能力。因此,白露期间,适当投喂,有利于增强水生动物的抵抗力,否则不仅浪费了饲料、提高了成本、恶化了水质,而且不利于水生动物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