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记者站 何兴安 通讯员 吴国奇 肖晔) 再过10多天,水府庙库(海产品库)区历时20余年的网箱养鱼将成为历史。渔民上岸后生活如何延续,成了摆在湘乡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引导渔民投身旅游产业实现创业致富。”日前,湘乡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告诉我们,湘乡将想方设法保障渔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不低于上岸前。 水府庙水库(海产品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潭水府示范区的群山之间。靠水吃水,上世纪90年代起,库(海产品库)区沿岸的群众开始从事网箱养鱼,到本世纪初时网箱一度多达4.3万余口。大面积的投放养鱼致使水质急剧恶化,一直徘徊在三类和四类之间,库(海产品库)区生态治理刻不容缓。 不枉一湖好水,不负如黛青山。2012年,湘乡市正式启动库(海产品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拆除网箱、关闭污染源、周边乡镇兴建污水处理厂等工作同步推进。今年,这项工作再度加码,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截止目前,已取缔网箱38399口,剩余部分于本月底全部拆除;关停污染企业3家、规范和整顿沿岸禽类养殖场数十家;除毛田镇污水处理厂待建外,棋梓、翻江和壶天等3镇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几年时间,库(海产品库)区水质得到了彻底改善,目前已基本稳定在二类水质。 值得关注的是,网箱拆除后,上岸渔民的生计如何维持呢?一方面,湘乡市为自主拆除网箱的渔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帮助他们销售网箱里养殖的鱼;另一方面通过免税等政策,鼓励上岸渔民经营农家乐、乡村旅馆等,依靠日趋兴旺的旅游业创业致富。 今年41岁的棋梓镇水府村渔民刘奇辉,在库(海产品库)区养了近20年的鱼。吃水先护水,深明此理的他前年响应政府号召,自行拆除了200多口网箱,转行开农家乐,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以前辛辛苦苦下来才赚几万元,现在每年能赚10余万元。”刘奇辉说,同样是围绕水库(海产品库)赚钱,现在赚得更轻松更“干净”。在刘奇辉家的周围,有10多家渔民上岸后开办了农家乐,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家家门庭若市。 越来越多上岸渔民走上了转型之路。有的经营农家乐,有的经营休闲农业,还有的在景区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上岸渔民的生活,牵动着党委、政府的心。”湘乡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说,湘乡将加大水府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融合,让库(海产品库)区群众获得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