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喂的是精配鱼饲料,一吨要8000多元钱。”“这么贵啊?”“是贵了点儿,可喂出的鱼也能卖个好价钱。前些日子要不是买家使劲央求,我才不会50元钱1公斤把鱼便宜卖给他呢。”
这是11月16日9时30分,记者在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香炉山村冷水养殖合作社里与投资人李景河的一番对话。经过近两年的饲养,这里的鳟鱼和鲟鱼有5000多尾长到1公斤,再有1个多月就能上市了,早被北京和大连的采购商瞄上,难怪他这么“牛气”。
在镇长王庆丰的指引下,记者在山脚下看到了30多个6米宽、10—18米长的鱼池,一排小型注水器像一个个小瀑布,将清澈的泉水注入池中。走近鱼池,一条条金色的、黑色的、红色的鲟鱼在水中自由游弋,丝毫不怕人的打扰。
合作社技术员李玉彬告诉记者,鱼池所在之处以前是河套和坑洼的山地,2012年初,土生土长的李景江、李景河等人租下了这片地,平整后建起了养殖基地。“这里的水PH值达到8.0以上,是最适合冷水鱼养殖的。现在我们养的主要是金鳟、青鳟、虹鳟和鲟鱼,有10万尾。”
说话间,李玉彬走到一个鱼池边,拎起放在水中的特制水表,“12℃,水温正常。”随后,他拿起网抄子捞起漂在池里的几片柴禾叶,“我们每天早晚各监测一次水温,并保持池里清洁。咱要喂出精品鱼,不能让水受到污染。”李玉彬还告诉记者,池里最初投放的鱼苗多数不到10公分长,后来陆续投了一些0.5公斤的大鱼苗。如今,鱼苗已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没有一点儿水土不服,小的长到1公斤多,大的则有3-4公斤。
“为了喂出市场抢手的精品鱼,我们在饲养过程中严格按照科学程序,选择配制优质的饲料,每天喂食两次,并保证精确的投放量。你们看到的是从北京密云购买的水产专用饲料,每吨要8000多元钱,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我们合作社现在还不能自己调配饲料,等技术允许了,争取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以降低饲养成本。”李景河说,目前合作社已投资1300多万元,修建鱼塘、鱼池110亩,明年将启动新一期工程,向生态水源系统打造、鱼产品深加工、饲料加工和种鱼繁育等方面发展。待年投放鱼苗30万尾后,产值可达8000万元。“我们当初之所以为合作社提供征地、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就是看准了这个项目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合作社将来实现鱼料深加工后,原料将来源于本地及周边村民,可有效解决他们的卖粮难题,这将加快种植业向养殖业延伸,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新台门镇党委书记马贵华表示,今后镇里还会引导合作社开发建设好女儿河源头这个大资源,向养殖休闲、生态观光拓展,真正打造一个惠及群众的“绿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