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爆料称在批发市场买鱼时闻到一股怪味。他寻着味道查看,竟然发现有人疑似在给鱼下麻醉药。 “放进鱼桶里还是活的,过了两三分钟就不动了”,章先生上前询问,对方表示,就是想让鱼安静一点,只要换一下水,鱼就会活回来。 章先生说:“鱼蹦的厉害,他们就用麻醉药,倒在塑料桶里。大草鱼会跳,跳毛了的话,身上鱼鳞也跳掉了。” 白桶里的药水到底是什么?章先生怀疑是麻醉药,味道比较刺鼻,比较厉害。 养鱼的水里竟然会下麻醉药?到底是真是假,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几家海产市场。 鱼贩说:“十几斤二十斤,麻一下,小的麻它干嘛!” 令记者震惊的是,对于麻醉鱼的说法,在市场里似乎并不是秘密。怕大鱼乱跳受伤,类似情况之前在北京也曾出现,有市民在运鱼车里闻到了乙醚的味道,最终证实,确实是使用了麻醉剂,那么乙醚真的能让鱼麻醉吗? 为此,记者做了一番实验。鱼缸里的小金鱼活蹦乱跳,倒上几滴乙醚……几分钟后,金鱼活动开始迟缓,随后尾巴收缩,身体僵硬,最终侧身躺下了,从嘴巴和鱼鳃看,鱼还活着,只是身体僵硬不动了,记者随机将鱼缸里含有乙醚的水抽干灌上清水,不到两分钟,鱼恢复了活力,麻醉剂确实有效,那么经过麻醉的鱼对人体是否有影响? 公共营养师张宇:“之前偶见一些,除了乙醚以外,还有一种叫丁香酚的麻醉剂,从人力成本和费用来说,不是太合算。” 专家介绍,部分国家在运输过程中确实允许使用海产麻醉剂,大都用在高档海鲜的中途运输环节,但是对麻醉剂的品种和用量有严格的规定。张宇说:“我们国家对这一块没有一个界定,到底能不能用。” 事实上,具有麻醉效果的药品或工业试剂品种繁多,如果无章可循,即便是发现了麻醉剂,也可能面临缺乏处罚依据的尴尬,业内人士呼吁,尽快出台规范,才能有效监管。市民购买草鱼、青鱼等大鱼,可以先用清水多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