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显成果之十五 “养”出来的幸福感 ———“百名记者巡河大采访” 水库(海产品库)养鱼司空见惯,利用水库(海产品库)做跑道式和工厂化养鱼就新鲜了。昨日,记者慕名来到横山镇八石畈水库(海产品库)和山门寺水库(海产品库)。 “环境好,不污染的水源,才能更好地长期利用。”八石畈水库(海产品库)养鱼人翁旭东说。他于2009年开始从事渔业养殖,多年来,有件事令他难忘。2013年,他刚承包下龙洲街道岑山村水库(海产品库)就被村民堵在村口。“不让我养鱼,之前有个养鱼人把水搞得一塌糊涂。”翁旭东明白,村民们爱惜水资源,他又何尝不是呢?他就对村民作出了洁水养殖的承诺。 爱钻研的翁旭东并没有满足洁水养鱼。去年他承包了八石畈水库(海产品库),在发现水库(海产品库)下有一块6亩多的地后,他想,如果挖成一个水塘养鱼,把水库(海产品库)的水引下来,留下饲料残渣和粪便,再把水又引回到水库(海产品库),如此循环利用还不污染水资源岂不更好? 2014年,他去安徽学习考察回来后,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在直径10米的30个环道的基础上,利用倒吸虹原理设蓄水池和集污池,再连接5米宽20米长的‘跑道’,便能实现零排放、零污染。”他说,“该想法得到不少专家认可,项目已进入报批阶段。预计明年5月份就可投入使用。”早已把家安在这里的翁旭东幸福指数挺高:养鱼能赚钱还赚来这么好的居家环境怎能不高兴? 在位于河宗村的三门寺水库(海产品库)下,记者见到了跑道式养鱼。三片铁丝网在水塘中间“造”了2条‘跑道’。主人张土森介绍道,“百平方米可养殖1.5万公斤鲫鱼,短短3个月卖了8000公斤,纯收入就有2万多元。” 依势而望,方圆几公里地种着各种果蔬,还有一座农庄,门前一口清浅水塘,周围的鹅卵石小道、泥塑垂钓者和游泳池等欣然在目。在张土森规划中,四合院民宿及其周边的休闲居、手工街都已设计规划好,计划分四期完成。 站在坝上,远远望见一叶扁舟缓缓驶来,张土森说:“有好水的地方就有灵气。”在广阔无垠的水面上,他遥想着快要实现的养老生活。 记 者 王曙静 通讯员 吴新月 杜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