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北京参加拜耳海产的一个新品发布会,顺道去拜访了渔经的蒋老师,在渔药领域渔经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公司,在2012年的时候,他们砍掉了所有的经销商开了自己的淘宝网店,这个在当时算是比较让人很不看好的举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说渔经没落了。带着一份好奇和对海产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探究,我跟渔经第一次来了一个近距离的接触。那天去的比较早,到了办公室蒋老师还在开会,在等待的过程中,大致参观了一下渔经,从这个装修的风格,感觉这是一家有这历史底蕴的公司。等待了大概三十分钟,蒋老师开完了早会,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蒋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为人比较亲和,所以话茬很快也就打开了。蒋老师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海产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并亲自践行和有了收获。蒋老师说到兴致之处,亲自带我去他们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办公室看他们的工作情况。这个和我去的其他公司不同,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在自己的位置上面“玩弄”着手机。蒋老师跟我介绍,这些工作人员以前都是公司的内勤人员,现在都培训起来做移动互联网营销了。而且令我吃惊的是,这些工作人员都是非海产科班出身的。经过一个系统的培训之后,就可以上岗。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一个月也可以完成七八十万的销售额。今年通过移动互联网已经实现了1000万的纯利润,这让我觉得实在惊讶。现在传统的渔药动保企业的经销商营销模式目前也是饱受诟病,很多企业都在嚷嚷着要转型,可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蒋老师也透漏当年渔经转型也是经历了阵痛,销售额的骤减。这一点可能也是一直坚守着渔药动保企业的核心原因了。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也许更需要的是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我在私下里跟业内同行聊天的时候,做电商,现在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的问题了。拜耳海产的大客户经理阮勇军就透露他们会在一些产品上尝试电商模式。其实有同样想法的企业有很多。有的在考虑成立新公司,启用新品牌。有的希望能够拿出一两个产品来试水。这一切都预示着在渔药动保领域即将发生一场互联网 的变革。我2006年做了中国海产养殖网算算今年也是有十个年头了,也算是一直伴随着海产互联网一路走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突然身边的人都开始说互联网了。在青岛遇到科环的蔡总打趣的说,现在的人见面三件事,打开微信、打开扫一扫、加好友!这其实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应了移动互联网对大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