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爆料,湖南桃源县牯牛山金矿排放剧毒氰化物或替代物,通过沅江二级支流澄溪直排沅江。从网友提供的照片看到,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变得异常浑浊,呈白色泥浆状。针对此次事情,桃源县县委宣传部靳部长表示,经调查,确定不含氰化物,没有剧毒,水里的鱼虾都还活着。(11月24日《中国新闻网》) 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个事情,“白色的河流”是不是PS的图片?很显然的是,当地已经承认了排污的事实,但是说不是剧毒,因为“鱼虾都活着”。这至少证明一点,污染事实已经不需要讨论了。 从图片来看,被污染的河流已经相当严重,可以用“污水流呀流,一直向东流”来形容,至于说“何时是尽头”就不好说了,这完全取决于当地的执法态度,是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环境污染? 在当地造成污染的是一家金矿企业,这家矿山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在出现了污染的时候,当地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介入污染问题的调查。在污染问题调查还没有得出结论的时候,就用“鱼虾都活着”来回应舆论质疑,显然有点火急火燎的心情,也失去了基本的科学态度。 在舆论围攻之下,当地环保部门终于开始调查了。可是,在这种语境之下,我们很难相信当地环保部门能够有什么大的作为。当他们在用“鱼虾都活着”来回应舆论质疑的时候,结果会是似乎已经可以想见。如果说,媒体不再追问,“鱼虾都活着”就会成为放过污染企业的一个证据。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鱼虾都活着”就代表着“污染不严重”。 “鱼虾都活着”并不能证明污染不严重。首先来说,污染是一个延续性的东西,其危害未必就能立即显现出来,就像生活中雾霾里的我们,我们也都还活着,这能说都还活着就没有危害吗? 其次来说,鱼虾也可能产生耐药体质,虽然是“有毒的鱼”、“有毒的虾”,可是已经适应了有毒的环境。这些鱼虾在被人们食用之后就会给人类造成危害。 再次来说,你咋知道“鱼虾都活着”,有的鱼虾活着,不能证明所有的鱼虾都活着。而且,活着不一定就是健康的活着,也可能是“痛苦的活着”、“无奈的活着”、“悲剧的活着”“苟延残喘的活着”。 污染如此严重,让一条河流变成了“白色的河”。在一个法治时代里,制造了“污水流呀流”的污染企业难道也会“出污水而不染”?“鱼虾都活着”不是检验污染的办法,也不是让污染企业嚣张的理由。 当地政府似乎忘记了习近平主席说的“青山绿水才是最好的金山银山”,似乎把李克强总理说的“不要带血的GDP”当成了耳旁风。经济发展是必须的事情,但是这不是牺牲环境的必然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