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天津塘沽周围的过百鱼塘有些荒芜,堤岸上丢弃的空药瓶已经发黄。陈明的鱼塘从鱼苗放进去那一刻,就要撒药,中间还要投放消毒药、抗生素,隔两个月还得增加改善水质的药。一年七八次的鱼药使用,一次就得撒下去30多箱。早在月初,此地的大部分鱼塘就已经出鱼,通过鱼贩子的货车进入批发市场。而养殖户陈明却没有吃过一条自己养殖的鱼,“我们不吃自己养的鱼。”(11月29日《新京报》) 从媒体报道所提供的资料来看,这些小鱼塘虽然既没有办《养殖证》,也没有填写过《海产养殖用药记录》等,处于完全的失控状态,但其所投放的药品大都是鱼类养殖中用到的常规药物,所以,这些鱼流向市场后,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多大的危害,是否如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大,还有待权威部门的检测。 不过,不清楚有多大,并不意味着不大,而是意味着其安全性处在了不可控的状态。而且,由于这些小鱼塘在养殖过程中通常能够避开有关部门的抽检,到了市场流通阶段又常常能够避开监管部门的准入限制,其安全性也就变得非常可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毫无疑问来自监管部门。 原本只要是搞海产养殖就必须办的《养殖证》,这些小鱼塘即使不办也存在了很多年,并且无人干涉;原本应由监管部门履行的抽检,也因为鱼塘太小而被忽略在监管之外;原本应该阻止药鱼入市的流通环节,竟然也畅通无阻。这样的忽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不得而知。但揆诸情理,监管人员在去大鱼塘抽检的路上,难道一个小鱼塘都不会路过?难道对小鱼塘用药安全处于监管之外的事实毫无察觉? 自己不敢吃自己养的鱼,除了养殖户相关知识匮乏的原因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其药品的投放量已经到了自己都感到害怕的地步。用药不可怕,怕的是不规范用药;药鱼入市不可怕,怕的是监管形同虚设。如果各个环节的监管所织成的网,其网都眼大如斗,公众从这斗大的网眼中所看到的,就只能是担忧,甚至是恐惧了。 把好鱼类安全关,首先要从相关药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着手,织好药品安全这张网,通过这张网,拦住禁用药,养殖户买不到禁用药,食用鱼的安全问题就有了一个源头上的保障。在养殖环节的监管上,则需要监管部门将小鱼塘也纳入抽检范围,甚至应该将其纳入重点抽检范围;而在流通环节,更是应该执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将药鱼挡在市场之外。如此,才能让公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更重要的是,才不会让不正规养殖户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波及整个养殖行业,鱼类养殖行业的正常秩序才能得到维护。文/张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