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是一种新型农业创新。近年来,赤壁市多措并举推稻田综合种养,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截止目前,全市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农户1500多户,农民增收2.6亿元。赤壁市稻田综合种养遍地开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一、政府高度重视、组织领导有力。2016年,赤壁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把大力推广虾稻共作为高效养殖模式,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了政府的推动力和政策的扶持力。一是强化协会组织,成立了赤壁市小龙虾产业协会,明确渔业主管部门负责,集中力量解决虾种苗、养殖、流通等关键问题,完善了全市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提高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扶持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农业技术推广资金72万元、农发资金82.5万元、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300万元,新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基地7个,新发展虾稻共作示范基地2000亩。三是鼓励贫困户发展虾稻共作,每亩给予200元补贴,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导、政策推动,全市虾稻综合种养面积发展迅猛,面积突破18.5万亩。 二、多种模式推进,发展态势良好。赤壁市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除稻田综合种养的主导模式外,还建立起了 “虾稻轮作”、“湖泊围栏养殖”、“池塘套养”、“池塘主养”、“湘莲套养”、“沟、港、渠野生寄养”、“虾稻共作”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由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22.5万亩,小龙虾产量也由不足20吨发展到现在的9700吨。 三、板块布局合理,集群效应初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划定了若干功能区。在水源条件好,早、中稻面积较多的神山镇、官塘驿镇、车埠镇、柳山镇、赤壁镇、中伙铺镇、赤马港办事处、余家桥乡、新店镇等乡镇建立若干个“虾稻轮作”“虾稻共作”养殖基地;在湘莲种植面积较多的沧湖开发区、神山镇,建立湘莲套养小龙虾基地;在官塘驿镇鱼池集中连片的泉口湖建立池塘套养基地。目前为止,该市共有30个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苗、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运行机制,运行效果良好。 四、龙头企业领航、产业合作配套。按照“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市场运作”的方式,我市引进宇兆(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走“公司 专业合作社 基地 养殖户”的模式,公司一方面全力推广小龙虾养殖成功经验,引导专业合作社、养殖户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搞好苗种的生产与供应,沟通市场与技术信息,约定保护价格收购,协调各方面利益,促进了有序竞争、规范经营和健康养殖,逐步建立起公司与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实行了订单生产、与养殖户签订小龙虾、稻谷回收合同,实行“一低一高”保护价,即低于市场价提供种苗、生产资料,高于市场价回收产品,推动了该市小龙虾产业化发展步伐。 五、科技服务先行、强化技术支撑。一是建立市镇两级海产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小龙虾产业科技服务队伍,通过开办培训班,送技术到池塘等方面,结合渔业科技下乡入户等行动,加强相关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快了小龙虾的养殖及病害防治等技术的普及,增强了养殖户发展小龙虾的信心和热情,全市累计开办小龙虾培训班28期,人数900人次。二是打造供、产、销和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宇兆(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管理模式、解决小龙虾苗种供应瓶颈,助推了赤壁市市秋冬农业开发小龙虾发展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