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养殖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对促进农(渔)民增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其中以虾蟹养殖的贡献最为突出。虾蟹养殖品种主要有淡水养殖的河蟹、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海、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的梭子蟹、青蟹、对虾等。在虾蟹养殖中,养成品的规格、品质影响其价格和利润,饲料等成本的控制也是养殖取得高效益的关键。底栖饵料生物种类较多,其中常见的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蛳和萝卜螺等,上述生物不仅繁殖力强,且营养价值极高,是虾类和河蟹的优质饵料生物。众所周知,池塘中底栖饵料生物数量多与寡对河蟹的生长和养成规格有较大的影响,增加螺蛳的投放量可提高商品河蟹的养成规格,但近年来螺蛳价格暴涨,增加螺蛳投放量会使河蟹的养殖成本大幅度上升,因此有必要开拓新的螺蛳增殖途径和生物饵料来源,以满足提高商品蟹质量和产量的要求。基于底栖饵料生物可以在池塘底泥中大量繁殖的特点,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技人员通过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三新工程”“挂县强渔富民工程”和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的实施,与盱眙、张家港及兴化等海产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开展了利用培养基构建“生物床”的研究,开发出一种能够稳定底质和改良水质的功能性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该培养基可使池塘中的底栖饵料生物数量平均达到70克/米2以上,底栖生物密集区的生物量可高达200克/米2以上,接种的50千克螺蛳经2~3个月的培养可增殖至200千克以上,丰富的天然饵料可以成为虾、蟹快速生长重要的营养来源。9月26日的测产结果表明,尽管2016年阴雨及高温等极端天气影响了虾蟹的生长,但采用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构建“生物床”的池塘中,河蟹或小龙虾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雄蟹平均规格达194克/只,雌蟹平均规格达93克/只,亩产量可达100千克以上;小龙虾平均规格达45克/只,产量超过150千克/亩;采用培养基技术养成的商品虾蟹不但规格大、品质好,而且口味更加鲜美,养殖效益也更高。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采用益生菌二次发酵工艺,同时添加了能够稳定养殖生态的添加剂,是一种功能性的海产专用培养基。该培养基不但可用作底栖饵料生物的饵料,还能改良池底,消除池底恶臭;对于水质发黑、发白或水质恶化的池塘,使用培养基后水质在数十小时内可转清,同时养殖生态也得到明显的改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周鑫研究员介绍说,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目前已在张家港生产,使用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养殖高品质虾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魏友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