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畦秧苗一方田,一处鱼塘一片天,山泉津养鱼米甜,好策细润民富添……目前,稻田养鱼已成为那坡县百合乡念银村新的致富产业。该村走“支部引领 党员带动 专业合作社”路子,打造“稻鱼共生、合为一体”新型农业,实现粮食增产、养鱼增收、生态保护三者共赢的做法正在大力推进。 “我们念银村藏在大山里,以前交通不方便,又缺池塘湖泊,想吃鱼只能自己养。”念银村稻田养鱼合作社的理事长农恩山介绍,稻田养鱼是念银村传统的农耕文化,但长期处于小打小闹。“有的田埂漏水,有的不防暑降温,鱼产量不高。”他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感惋惜。 今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在县农业局、乡畜牧站等部门的支持下,决定统筹山泉、水田、人力、技术等资源,成立专业合作社,为社员统一加固田埂、统一提供鱼苗、统一培训技术,提高稻田养鱼的质量和产量。由养鱼大户、党员农恩山任合作社法人代表。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已有48户村民加入,发展稻田养鱼80亩,每亩最高可养1000尾,亩产值达5000元。 村民梁明海第一个响应了扩大规模的号召,“山泉水种的稻谷纯天然,鱼长大后有稻花清香,米和鱼的销路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加入合作社后,把自家2.5亩水田全都规划起来,及时投放鱼苗,合作社组织的技术培训每场必到。 贫困户苏国恩家庭条件较差,对养鱼有疑虑。念银村的驻村工作队长罗忠仁及时为他解惑:“一田多用,稻鱼双丰收,稻谷可增产5%至10%,鱼亩产可达到100公斤以上。”他介绍,鱼在稻田中活水松土,吃掉杂草和浮游动物,间接起到增肥施料的作用,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既经济又环保。 为解决贫困户资金难题,百合乡按照产业发展意愿和种养需求,落实了每人10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有资金帮扶、有技术指导、有田埂改造、有优质鱼苗,有眼见为实的经济效益,苏国恩打消疑虑加入了合作社。“为了让我们贫困户富起来,国家给政策、给补贴、给技术,真正是肥了稻鱼,甜了民心。”苏国恩动情地说。截至12月初,已有10户贫困参加合作社,将家中水田改造成新的“财富田”,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