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葛女士在杀青蟹时被蟹钳戳破皮肤,她顺势用嘴吸了创口上的血,贴了个创口贴,结果几日后拇指越来越肿还流脓了,葛女士不得不到县第一医院就诊。医生的诊断结果让她非常震惊,原来她感染的是低毒性的海洋分枝杆菌。 县第一医院手足外科医生刘建磊表示,海洋分枝杆菌通常依附在海产品里,但也会出现在沿海地区的地表水、空气、海风里。海产养殖户、经营者、家庭主妇是易感染人群,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海洋分枝杆菌钻进伤口里,慢慢增生炎性肉芽肿,导致肢体肿大。该疾病具有起病缓慢,治愈缓慢的特点,还容易复发,如不接受正规治疗往往病程较长。记者从手术照片上看到,增生物质呈白色糊状,紧贴肌腱、神经、血管,增大了手术的难度,且不可能完全清除,存在复发的可能性。通常患者可经过服用抗生素痊愈,但也有严重的截掉了整个手指。 我县属沿海地区,市民食用海鲜产品频繁,因此,这类“小伤口酿成大毛病”的案例在宁海十分常见,我县也称得上是该病症的高发地区。常接触海鲜多有刺伤,但通常不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很多人便“司空见惯”而存侥幸心理。然而,海洋分枝杆菌感染不会有强烈的疼痛感,只会肿胀,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不来医院就诊,延误了有效治疗时间。几年前,桥头胡一位海鲜养殖户就因此失去了一截手指。刘建磊说,他每年会接诊数百名此类患者,如一开始就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平均2.5个月就能痊愈,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大大减少。 虽然小伤口会引发大问题,但市民们无需恐慌,该细菌感染率极低,只有免疫力十分低下的人才会被感染,而且伤口产生后,还要处于潮湿、浸水等特定环境中才会发作。刘建磊说,被刺伤后不一定会引发感染,可根据肢体是否红肿作判断依据。另外,他还提醒,很多老年人被刺伤后,喜欢找一些草药包扎伤口,既不卫生还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湿冷的环境,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记者 潘璐璐 通讯员 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