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田野上一片萧瑟,在天子湖镇高庄甲鱼专业合作社,稻鳖共生的水田里,水稻早已割掉,没有捕捞的甲鱼就留在田里“特制”的半米深沟里安然过冬。 得益于稻鳖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今年合作社的效益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销路不愁,价格稳定,水稻更是被抢购。”社长谢连贵说,从2012年开始尝试这种生态养殖模式,目前已扩大到600多亩,“明年还要扩大生态养殖面积。” 高庄甲鱼合作社的情况只是安吉县海产养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海产生态养殖模式,使得海产从品种单一、模式固化向生态、多样、高效转变。 生态养殖效益好 清晨,杜才兴从池塘里扯出一个个虾笼,将里面的青虾取出,然后又将虾笼放进池塘,青虾有商贩来批发,不愁卖。作为定胜河海产专业合作社的社长,杜才兴觉得特别高兴。 “采取了虾蟹套养的模式,对比青虾单品种养殖,亩增效益达到1000元左右。”杜才兴说,2015年,长兴举办了河蟹节,他在县农业部门的带领下去考察,发现螃蟹养殖前途也非常好,回来后就探索起了虾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去年养殖了200多亩。 “青虾亩产不变,河蟹亩产达到120斤,和以前比起来,这部分就是纯效益了。”农业局海产站副站长李万祈说,青虾、河蟹的食性一样,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近,套养能够充分利用养殖空间,节约了成本。 在人们的观念里,小龙虾属于比较“脏”的海产品种,但在梅溪草滩家庭农场,小龙虾却干干净净。 “总共养了100多亩。”农场负责人涂金玉介绍,去年年初,他在流转的100多亩农田里撒下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草籽,等到草籽发芽生长后,就在田里灌水,然后放入小龙虾苗种,不投放饲料,小龙虾以草为食,养出来的小龙虾规格大、体态均匀,而且生态安全。销售价格比周边要高出10元/斤,但还是供不应求。 “今年还要扩大100亩。”涂金玉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海产站,而且还想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小龙虾养殖户,至少可以带动10户养殖户发展生态养殖。 渔业增效促转型 “生态养殖是安吉县海产发展的方向。”李万祈说,农业“两区”建设前,我县海产养殖存在水体污染等问题,通过“两区”建设,各种新型理念被养殖户接受,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社会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提高,生态养殖更是深入人心。 据了解,目前安吉县海产养殖(包括水库(海产品库))6万余亩,其中60%都属于生态养殖。去年,我县越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盛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获得农业部评定的“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 在大河口水库(海产品库),清水养殖的白鲢卖到5元/斤,花鲢卖到10元/斤,“清水鱼”的口碑已经传开,周边百姓成为“清水鱼”消费的主力军。 “生态养殖的鱼肉口感和普通的完全不一样。”水库(海产品库)养殖的负责人朱胜说,以前都是冬天捕鱼批发,现在每天都要捕捞圈养,供周边百姓消费。 “生态养殖是门技术活,去年在这方面也加大了力度。”李万祈说,结合安吉县基层渔技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共组织了近500人次参加市县两级的海产技术培训,同时还邀请省渔业专家实地指导。 指导提升不放松,对存在污染的海产养殖,我县也在大力整治,去年共对15户商品龟鳖温室大棚进行拆除复垦,整治面积1.34万平方米。“温室养殖尾气、尾水的污染非常大,淘汰这一落后的养殖方式势在必行。”李万祈说。 “今年还要进一步提升渔业园区建设,促进生态养殖的发展。”李万祈说,倡导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是提升安吉县海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安吉县渔业增产增效、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