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印度海产品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捕捞渔业产量不断下降,出口国检验检疫门槛越来越高,产品出口难度不断加大。根据统计数据,2015-2016财年,印度共出口海产945892吨,出口额47亿美元;而2014-2015财年,出口量曾高达1051243吨,出口额为55亿美元。如今,印度仅次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海鲜出口国,出口产品数量占世界总量的60%。印度海鲜出口协会前会长和海产出口公司Abad Fisheries总经理Anwar Hashim说道:“2016年,欧盟议会通过一项关于加强对印度渔船检测的法案,并将检测比例由原来的10%提高至50%,这加大了印度海产品出口的难度。”欧盟通过提高环境和健康标准加强了进口检测条例,其作为印度海鲜产品的第三大出口国,每年进口量占比可达20%。因欧盟提高标准,印度等国只能在产品加贴捕捞许可标签才有可能顺利出口。根据中央海洋渔业调查机构的报告,从2015年开始,印度鱼类捕捞量每年以5.3%的速度下降,尤以西南沿海沙丁鱼产量下跌最为严重,主要归因于海表温度上升,导致浮游生物数量下降,以及过度捕捞现象严重。捕捞渔业陷入低谷,但养殖渔业则全然不同。虽然沙丁鱼出口情况不容乐观,但印度白虾出口则是另外一番光景。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11月,印度向美国出口白虾量同比增长34.8%,2015年同期出口量为12544吨,2016年增长至16909吨。自此,印度重新登上美国虾类进口国榜首,总量与我国白虾向美国出口量不相上下。目前,印度白虾出口美国价格也有所上升,从之前的8.98美元/公斤涨至10美元/公斤。白虾出口价格、出口总量双双走高,出口企业利润得以保证,这无疑弥补了沙丁鱼造成的出口缺口。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球海产品出口的趋势,捕捞资源逐渐减少,捕捞渔业终有一天会面临“无鱼可捕”的窘境,捕捞产能过剩的情况会愈加严重,相应的,养殖渔业的兴起不可避免。目前虽然有很多养殖难题亟待破解,但养殖前景依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