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是台湾重要的养殖产业,而良种决定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台湾应按部就班,育出品系,自繁、杂交、级进,建立九孔鲍鱼种业三级体系(育、培、繁),落实种鲍培育专业化、良种化,研发闭锁式循环养殖,以免再度陷入濒危瓦解的轮回。
九孔是台湾传统宴席必备佳肴,常见的九孔料理有三杯九孔、生烤九孔、五味九孔、当归枸杞炖九孔等,其单价高于台湾其他一般水产物。由于其商业体型小(5-7cm),因此养殖时间短,故资金周转快风险较小,是一种适于养殖的经济鲍种。在台湾,1960年代就已开始人工育苗和养殖,并在1980年代产业化。2001年年产量曾一度高达2,497公吨,产值约20亿新台币。
但从1999年开始,台湾与中国同步出现养殖九孔苗大量落苗死亡与成贝大规模死亡(甚至被喻为九孔的口蹄疫);据联合国农粮组织(FAO)统计,2003年(同年2月台湾暴发SARS疫情)台湾九孔产量减产折半为1,089吨,2010年甚至仅有171吨,比2003年下滑了84.3%,重创台湾九孔养殖产业。
九孔苗落板五大原因
台湾渔业署及相关学术单位曾于2003年组成专案调查小组,从水质环境、微藻相、细菌相、病原菌与病毒感染等各方面,试图找出大量死亡之原因并研拟解决对策。产、官、学、研归纳出九孔苗落板大量死亡的原因有:(1)受精卵品质不佳,(2)水质不良,(3)浪板上附着藻量减少或种类改变,(4)溶藻弧菌大量增生感染死亡,(5)病毒性疾病感染。嫌犯由早期的溶藻弧菌、20面体球型病毒,演变到近期的疱疹样病毒(herpes-like virus)与立克次体样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都曾被认为是造成台湾九孔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最新的说法则说可能和全球气候变迁有关,亦即全球暖化,改变洋流引起藻相丕变,由于欠缺九孔嗜食的相关藻类,导致九孔营养不良而抗病力减弱,终至暴毙。
总之经过多年的追踪研究,至今仍无定论。唯台湾水试所曾利用分子标志分析九孔遗传变异,推测养殖九孔族群的基因歧异度低于野生九孔族群,此基因歧异度低落和幼苗落板大量死亡有关。
关键字:九孔,台湾,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