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记者走进福建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在这里海风一阵阵吹来,码头上的渔民们正忙着分拣捕捞上来的巴非蛤。这些巴非蛤在分拣完毕后,将会被在码头外等候的冷冻物流车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你们看,面前这片浅滩是我们村养殖巴非蛤的基地,有2万亩,这还是我们在全国最小的基地。”人家村巴非蛤合作社负责人林镇生向广东客人介绍。
20多年前,国人餐桌上还没有巴非蛤。当时,云霄一带自然生长的巴非蛤都用于出口,产量低、价格低,渔民获益少。“许多海产品都能通过养殖增加效益,为什么蛤类就不可以呢?”长期从事水产业的林镇生和哥哥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们收集了大量巴非蛤幼苗进行人工试养。
“没有经验借鉴,淘海泥、测海水、观气候,我们自己摸索巴非蛤的生长规律。”1990年,林镇生的尝试有了结果。首次丰收,他却高兴不起来。怎么才能让巴非蛤像花蛤一样走进百姓家?
兄弟俩带着保鲜箱,从云霄一路往南,走遍了闽南、粤东的大型农贸市场。开始时,为吸引客源,他们采取了赠送品尝的办法。坚持不到一年,广东市场对巴非蛤的需求逐渐旺盛。
“自家成功还不算,他还考虑着怎么带动村里人一起养巴非蛤致富。”老村干林耀钦说,看着村民们守着黄金海岸,却过着穷日子,林镇生不甘心。“海水要什么标准,什么时候放苗,什么时候捕收……他们兄弟俩无偿地把养殖技术传授给大家,当起不拿工资的技术员。”林耀钦说,不仅如此,林镇生还不断拓展市场,解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一家一户的力量有限,怎么把村民们的力量组织起来?林镇生兄弟俩倡导办起了合作社。合作社鼓励社员参与生产入股,使大家都能享受养殖股和购船股的分红。同时,社员也是合作社的工人,每人每月可领4000元到5000元工资。在市场短期滞销的情况下,林镇生会自己掏钱,及时足额垫付工资。
然而,入股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另外单单购置捕捞作业船还要数百万元,钱从哪来?“幸亏有林镇生热心帮大家联系贷款,还主动做起担保人。”村主任林钟茂说。
目前,全村300多户已有八成入股。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200元,8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新房。走进村里,看见的人渐渐少起来。“这个季节都到广西北海去了,那里是我们主要的种苗基地。”林镇生说,市场做大了,货源不够,于是瞄准了广东、广西大面积未开发的海滩。
从饶平、潮州起,南下到北海,人家村的巴非蛤基地已遍布东南沿海。如今,合作社控制的全国基地日均产量20万公斤,市场批发每公斤平均价15元左右。这样一个只有千余人的小村庄,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巴非蛤市场份额,织就了一条海滩黄金线。
“海产养殖业也少不了创新。养起巴非蛤,跨省办基地,这些我们决心干的事都干成了。”林镇生说,人家村的巴非蛤养殖捕捞船在全国有100多艘。由于贝类捕捞船的审批十分难,近期,他和社员们还得跑审批。为了拓展全国市场,他还带着社员们办起冷冻物流车队。
林镇生从养殖开始干起,一点一点向前发展,谋划出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巴非蛤产业发展模式。,申办了“拾贝人家”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林镇生未停止奋斗的脚步,还将在水产业标准化、品牌化的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