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献忠 中国人过春节,餐桌上、窗花里、挂饰中,鱼的出镜率最高。 鱼,寓意年年有余,是每个人的向往。2月5日,农历正月初九,记者慕名赶到湖南开天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开天渔庄”观鱼。 方圆千亩的渔庄在长沙市望城区大众垸内、诗圣杜甫留下诗篇的青草湖畔。这里的鱼之所以有名,因为它是“瘦身鱼”。 “别人养鱼,养大养肥。我养鱼,是肥鱼养瘦再卖。”公司董事长胡再明话语明快。 早春寒气袭人,青草湖一平如镜。胡再明说,水中囤有五万公斤草鱼、鳙鱼,分别来自望城团头湖、湘阴茶湖潭、常德西洞庭、湖北嘉鱼等地,“瘦身”后可随时上市。 “瘦身鱼”的奥秘,隐藏在一栋悬挂有“名优特海产研发中心”绿色牌匾的平房内。只见两排14口水泥鱼池,水体清新;鱼池内,群鱼体态轻盈,悠然戏水;蓝绿相间的充氧机,欢快吐气;池沿水龙头,水流淙淙。 湖里的鱼起水后,放入“瘦身鱼池”,给其洗肠洗胃,让其吐泥减腥。胡再明告诉记者,鱼池不投饵、不抛食,鱼仅靠水中的微生物生活;鱼池里的水是从地下50米抽上来的“渗透水”,在池中日夜循环,始终流动,绝对干净。在此经过45天到两个月的“瘦身”,“短、粗、圆”的肥鱼将变得修长苗条,一看就很生态,体重可减四分之一。 “那你做生意不亏本?” “不呀。这鱼看起来清清爽爽,吃起来鲜嫩可口,市场上身价倍增。”胡再明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账:“一条普通的草鱼,市场上六元一斤,‘瘦身’后可卖十五元一斤。” 别看“瘦身鱼”贵,市场还真抢手。胡再明从手机上点开“微农网”递给记者看:“这是今天上午的销售情况,20箱120条,销到三味阁、口口相传、梅溪湖渔家等7家餐馆。” 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的胡再明,先在深圳从事产品研发,后又在宁波担任职业经理人。2008年,他放弃百万年薪回到家乡,流转1020亩田土和水面养鱼种菜,发展现代农业。 为何做起“瘦身鱼”?胡再明说,这是源于市场的需求。市民爱吃鱼,却难吃到好鱼;市面上的鱼,主要是“饲料鱼”。他从儿时记忆中找到灵感,小时候在田里捉了泥鳅、鳝鱼,先要放到清水桶中养几天,让其吐泥散腥。养鱼也能这样吗?他说干就干。 研发特殊鱼池,让水流动循环;改良配送设备,保温充氧运送,胡再明连获两项国家专利。在鱼池一角,他随手拿起一个红色箱子说,鱼起水上市,装入充氧袋,放进恒温箱,确保鲜活;每条鱼都挂上标签,配有二微码,质量可追溯。 始终如一的品质、日复一日的稳定供给,“瘦身鱼”进入市场的大海后一路畅游。胡再明趁势开办“微农网”,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办起加工车间提升产品附加值,建成面积2000平方米的体验馆让市民品味生态食品。如今,“开天鱼庄”每天产鱼900公斤,销往省城的30多家餐饮连锁店和高档小区,去年的销售额达800万元。 “赤子从来亲故土,丹心何必许天涯”。胡再明回乡创业,开发“瘦身鱼”闯市场,鱼走俏,人出名。2015年底,他登上央视“十大三农创业致富榜样颁奖盛典”的领奖台。 谈起时下的热词“供给侧改革”,胡再明深有体会。他说,“鱼米之乡”湖南,鱼的产量已是供大于求,但结构性供给不足也同时存在。让鱼“瘦身”,就是从供给侧想办法,开发适销对路产品,走的是海产品减量调优增效之路。 临别时,胡再明透露,长沙人“好呷”,海产品消费可观。仅以鳙鱼论,“瘦身鳙鱼”如能占到市场两成的份额,年销售额当在2亿元以上。话语中,记者感觉到,他信心满满,正朝着这个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