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红水河码头,曾经的养鱼网箱被漂亮的水上休闲景区取代。邓刚 摄 2月9日上午11时30分,罗甸县红水河码头旁“灵水人家”农家乐厨房里,老板韦榆拿着炒勺正忙得火热。 热油、下菜、放调料,三分钟不到,一盘香喷喷的蒜泥白菜就出锅了。 “以前从这儿望出去,是大片大片的养鱼网箱,我家的渔场也在这里。”韦榆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指着窗外的红水河对记者说。 在罗甸县南部的红水河镇,静静流淌的红水河滋润着一方土地也滋养着一方人。靠水吃水,多年来,利用红水河从事海产养殖,是不少村民谋生的方式。 2008年,红水河畔的韦榆一家开始从事网箱养鱼,当起了渔民。 “红水河的水质好,养出来的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市场上不愁销路,卖得起好价钱。虽然辛苦点,日子也算滋润。”韦榆笑道。 但在2016年,他们的养鱼之路“断了”。 当年,罗甸县政府决定发展旅游业,为保护红水河生态环境,决定拆除河面的养鱼网箱。韦榆一家的12口网箱也就在其中。 “每年养鱼有10多万的收入。网箱拆除后,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办?”韦榆当时很苦闷。 “后来,有政府工作人员来解释,河面上的养鱼网箱拆除之后,会建一个水上观光景区,发展生态旅游。虽然不能从事网箱养鱼了,但可以开农家乐、旅游商店,吃旅游饭。”韦榆的弟弟韦俊接过话茬。 2016年10月,红水河河面上近25万平方米的网箱被拆除、拆迁。不久,一个漂亮的水上景区,出现在了红水河上。 蓝色的水上漂浮走道、宽敞的漂浮泳池、设施齐备的漂浮水上乐园、漂亮的半岛夜光植物公园、热带植物园和惊险刺激的水上体育运动旅游休闲基地…… “没想到,自己的家乡还能变得这么气派,像城里的公园一样漂亮。”看着崭新的景区,韦榆对发展旅游信心十足。 景区建好后,熙熙攘攘的游客让红水河边的小镇热闹起来。头脑活泛的韦榆,拿网箱拆除赔偿款把自家的小楼装修了,开起农家乐,弟弟韦俊也返乡开起了小商铺。 2017年元旦前夕,韦榆家的“灵水人家”农家乐正式开张。 “每天马路边上都停满了游客的私家车。”韦榆笑着说,从元旦到春节,每天都有上千人来游玩。 客流带来了生意。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春节期间,平均每天有20多桌客人,加上二楼6个房间的住宿收入,轻松进账5000来元不在话下。 “以前还担心网箱拆了后日子没法过,没想渔民上岸吃‘旅游饭’,日子还越来越好过。”韦榆笑着说:“网箱拆除后,红水河的水也比原来干净了、越来越蓝,漂亮多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罗甸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韦祥荣表示,拆除网箱,损失的是眼前利益,得到的是“环境保护”,旅游发展,还能带富百姓。今后,罗甸县将继续发力生态旅游,同时推动黔桂两省4地17县(市)建立旅游扶贫协作区,探索旅游扶贫新机制。(梁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