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方(辽宁、河北、山东)海参主养区春季灾害较多,为海参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为更好指导春季海参池塘养殖,宝来利来公司海产研究所,将近几年北方春季海参池塘常见问题作了总结和汇总,以期帮助大家及时观察养殖池塘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由于时间及能力所限,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仅供大家借鉴,以期有所帮助。现将近几年来常见问题分析如下:1、封冰池塘,随着春季光照加强、低温藻类繁殖旺盛、气温回升,导致池底溶氧、气体含量很高,无法释放,气泡病暴发,容易引发飘参现象。2、经过了冬天漫长的冰封期,随着水温的回升,池底已累积的藻类、残饵粪便及其残骸将在溶藻胶弧菌等菌类的作用下迅速变质分解,并大量滋生病菌,当病原菌达到一定数量时,海参就会发生肿嘴、吐肠、化皮等症状。3、春季气温、水温变化较大,切莫过早将水位排放过低,以免气温骤降引发海参应激吐肠。4、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和水温的回升速度却不同,温差可达1-2℃,导致上下层水不能进行交换,海参赖以生存的底层水成了“死水”,宜适当换水。5、春季气温回升快,参池和外海域海水温差、盐差大,且春季外海水营养丰富,易滋生甲藻,进水后易造成海参应激回礁、肿嘴、化皮等现象,换水时要多注意。6、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加长,参池内的青苔等也加快生长和繁殖,一定注意及时清除青苔,不能使其在池中形成规模,这样会使海参在高温夏季产生很多麻烦。7、随着气温升高,老化池塘及青苔腐烂池塘,容易滋生海革子、钩虾、沙蚕、红水母等水生动物。8、经过漫长的冬季海参几乎不摄食,随着水温的升高,海参也会逐渐出爬觅食,此时的海参体质虚弱,抗病、抗应激能力非常差,很容易发生吐肠、肿嘴的现象。9、海参密度过大或者生长过快、营养不够,导致灰白参“灰耗子”较多。10、要重视定期投放底质改良剂和低温活菌制剂,以抑制青苔、有害菌的过量繁殖,改善底质和水质,降低氨氮、硫化氢,消化污泥,改善池底的厌氧环境,增强海参的抗病能力。针对以上情况,需要勤巡池观察,了解海参的生长规律,对于病害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病害更要对症下药,不能因为发现不及时或用药不对症而错过最佳治病时机,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