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后,多位专家立即从经济性、科学性等角度进行了辟谣。 视频中,一位女士从一包买来的“紫菜”中取出几块泡在水里,说撕不断、嚼不碎,还有腥臭味,由此判断紫菜是废旧的黑塑料袋做的。对此,北京市食药监局风险监测处副处长张卫民说,紫菜本身价格不高,用塑料薄膜掺假被识破的风险又高,造假意义不大。 福建晋江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紫菜企业产品检测历史上从未发现塑料制作紫菜的情况。在“塑料紫菜”视频流传后,该局启动了对紫菜塑化剂成分的检测,检测结果为零。 晋江阿一波公司董事长李宁波说,“要把塑料伪造成紫菜,技术难度大,还得付出不小的加工成本,没有企业会做这样既亏心又亏本的买卖。” “塑料紫菜”视频曝出后,北京市食药监局随机选择了45个紫菜样本进行检测。为使样本更具随机性,该局组织来自7家不同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购小分队,随机购买了来自25家生产企业的22个品牌的紫菜样品35个,再加上自行采购的9个样品,以及门头沟区热心群众送来的1个紫菜样品,共计45个样品,经检测均未发现塑料薄膜成分。北京市食药监局近3年对紫菜抽检结果也显示,未发现样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 干紫菜脆得一咬就断,塑料却咬不动;干紫菜可以燃烧且很快就碳化成灰,塑料则熔化成球。“企业用塑料去假冒紫菜得不偿失。”福建省海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黄健说。 “塑料袋是聚乙烯制品,紫菜是藻类植物,二者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差别很大。此外,紫菜在收割后几小时必须进行烤制烘干,不然就会烂掉。如果紫菜里掺杂塑料,那么不耐高温的塑料在烘烤加工过程中早就熔化了。”黄健表示,“真是‘塑料做紫菜’的话,肉眼不仅可以辨别,一闻气味也能轻易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