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陆白杨)14日,襄阳市海产局举办全市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研讨班,推广渔业养殖新模式。 襄阳市现有大中小型水库(海产品库)近千座,除具有防汛、灌溉功能外,大多数水库(海产品库)还兼有饮用水源、养殖等综合功能。近年来,部分水库(海产品库)因投肥养殖,造成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质不断恶化,影响水环境质量和用水安全。 “一般情况下,每从水体中捕捞1公斤鲢鳙鱼,可带走水中氮25至35克,磷3至9克。对于新建水库(海产品库)或正处于发育期的水库(海产品库)来说,放养一定数量的黄尾密鲴,不仅会有效消耗水体中的腐殖质和植物碎片,而且可抑制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体变清、变蓝。”市海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专家表示,各地要科学利用生物操作手段,改善水库(海产品库)生物群落结构,增加水体的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2016年,襄阳市渔业养殖面积达79.19万亩,海产品总产量达21.59万吨,渔业产值达32.72亿元。全面禁止水库(海产品库)投肥(投粪)、围栏围网养殖,对该市海产养殖行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襄阳市海产技术推广站向与会者介绍了人工生态环境养殖法、使用微生物制剂养殖法、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法、开放式流水或微流水养殖法、海产品与农作物共生互利养殖法、多品种立体养殖法等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