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知铭 马 博 任丽娇)近年来,发展养殖业成为了许多人发家致富的路子。在大关县高桥镇这样一个山高坡陡、沟谷纵横、海拔高差大,属典型的高山河谷地貌的地方也不例外。这儿有一对夫妻,丈夫叫刘昌红,妻子叫杨昌燕,他们利用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利用大自然馈赠的水源,在自己家的房前养起了清水鱼。说到夫妻俩的清水鱼塘,那可要从六年前说起。2012年前,32岁的刘昌红一直在外打拼,因为没有什么文化,只能在工地上给人家看管大门和工地,时不时的还做点临时工。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拼搏,他想着人一辈子不可能一直在外漂泊,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干一番事业,于是在2012年初把自己在外苦心赚来的钱全部用于修建鱼塘和购买鱼苗。刚开始养鱼,刘昌红真是有点手忙脚乱,每天要起早贪黑,晚上要巡逻,一年下来也没赚到什么钱。找人请教、自己边实践边摸索,就这样边学边干,然而,养鱼的辛苦并不止这么多。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的人生路是崎岖不平的。而正是由于这崎岖不平的人生风景线,才使得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刘昌红也不例外,在2013年大关县的“7·18”特大洪灾中,刘昌红的鱼塘被大水冲垮了挡墙,鱼塘里的所有鱼就这样被洪水带走,一场暴雨让刚修建不久的鱼塘瞬间化为乌有,刘昌红及家人欲哭无泪。“那年涨大水,挡墙全部冲垮了,所有的鱼全部冲到河里,当时老的在哭,他也哭,那时的他基本是失去信心了,后来在朋友、亲戚的劝导下,他又重新把鱼塘修整起来。”妻子杨昌燕向笔者这样介绍刘昌红的养鱼史。走出养鱼低谷后,夫妻俩又忙碌于给鱼儿喂食,每天都要到菜地里采摘新鲜的菜叶,回来以后再用菜刀把菜叶剁细,然后分撒到鱼塘里。这种细鳞鱼,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涧溪流,要求水质清澈,富含溶解氧,常年水温不超过20℃。主要摄食无脊椎动物、小型鱼类等,也捕食蛙类及小型的啮齿类。一年四季活跃摄食,极贪食,其胃内食物可占本身体重的10%左右,更能捕食为自身身体长1/2大小的鱼类。每天食欲最旺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其它时间多潜伏在溪流两岸有荫蔽的水底。产卵后的食欲特别旺盛,一般在水池的深水区域越冬。为了搞好细鳞鱼的生活环境卫生,刘昌红还请懂防疫的一位朋友一起下水清理池塘内壁的污渍及粪便排泄物。看着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在清水里游荡,自由地生长,夫妻俩脸上不时地露出开心的笑容。细鳞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味道非常鲜美。刘昌红在当地不仅是一位养鱼的能手,做起鱼来也是一把好手,采访中,笔者亲眼目睹了夫妻俩做细鳞鱼的全过程。那鲜美异常、别有风味的鱼儿加上那娴熟的手艺,看着这美食就想吃。俗话说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好鱼好收成”。拥有好品质的水,加上不断实践总结的经验,刘昌红还是成功了。去年,夫妻俩养鱼获益了10多万元。刘昌红告诉笔者,他家的草鱼、鲤鱼、白鲢,在三四年前就养成功了,他们都是用土方法来养,在街上买些水果,在家里面割些草、菜,直接丢给鱼吃,他家的鱼品质很好。面对笔者,夫妻俩并不是那么善于表达。目前养鱼小有成功的伉俪,如何扩大规模也是夫妻俩如今的新打算,在发展壮大自己渔业的同时,也想着如何带动周围的邻里乡亲一起走向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