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媒报道,中国最大的远洋渔业公司中国海产集团(简称“中水”)海外渔业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南美海域的鱿鱼捕捞投入大幅增长,但产量并不如预期。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远洋捕捞风险重重在中水集团近日公布的2016年财报中,特定海域的作业渔船密度显著提高,这意味着每艘船的捕捞量在持续下降。中水集团在报告中指出,在阿根廷海域捕捞鱿鱼方面,2007-2015的9年间,我国投产渔船增长270%,在秘鲁海域投产渔船(以捕捞秘鲁鱿鱼为主)增幅更大,高达惊人的515%,但单位捕捞渔获量(CPUE)大幅降低。 就公司南美渔场(阿根廷)具体生产而言,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作业渔船数量变化不大,但产量相距甚远,资源好的年份,产量突破2万吨,资源差的年份,产量不足700吨。因此,近年来在南美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数量增速惊人,但捕捞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在阿根廷附近海域,渔船密度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夜幕降临后,出海捕捞鱿鱼的渔船财报中写道:“由于鱿鱼种群的自然变化和厄尔尼诺这样的极端气候现象,鱿鱼捕捞波动增大,因此渔船数量增多,使生产和经营管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6年中水集团鱿鱼捕捞量跌至1141吨,和2015年相比骤降90%,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报告中坦言,远洋捕捞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但从鱿鱼捕捞来讲,近年鱿鱼资源已经出现明显衰退,2016年公司阿根廷鱿鱼钓产量同比上年大幅下降约90%,预计短期内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受产量下降的影响,鱿鱼价格同比增加,但也正因为产量下降严重,整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 中国远洋渔船四面楚歌,庞大市场带来了什么?出现在南美海域的中国渔船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渔船可在全自动识别系统进行追踪定位。但消息人士指控,中国渔船曾多次进入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进行作业,这违反了相关规定。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附近海域作业的渔船上周,阿根廷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率领代表团访华,根据阿根廷媒体报道,在渔业部进行会谈时,阿根廷方面表示,希望中方能够在进入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进行非法捕捞的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在去年十月的Conxemar 贸易交流会上,阿根廷渔业和海产养殖部秘书说:“现在大部分非法、未报告及未受规范渔业(简称IUU)的作业行为,都有中国渔船参与其中。”虽然我国政府对于管控IUU捕捞行为上付出了很多努力,类似的有中国渔船参与的案件也逐渐减少,但秘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称,有些企业仍不顾政府,非法盈利。因为目前鱿鱼捕捞量偏低,任意扩张作业海域范围实属下下策。不断膨胀的国内市场让中国跃居全球海产品进口国前列,据海关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海产品进口量106.95万吨,进口额23.90亿美元,出口量100.82万吨,出口额45.71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21.82亿美元。市场的庞大带给远洋渔业很大压力,这让中国的远洋渔船备受争议。外媒对于中国渔船过度捕捞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其实,许多东亚和欧洲国家的远洋船队都存在过度捕捞问题,中国渔船并非过度捕捞量有多高,问题就存在于,中国远洋渔船的规模更大。这在阿根廷鱿鱼捕捞上尤为明显。一位业内人士曾说,在阿根廷外海,鱿钓船甚至船头碰船尾,但捕捞量如何,大家有目共睹。远洋捕捞的风险之大,波动很难预见,给阿根廷鱿鱼市场,乃至整个远洋捕捞市场带来很大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