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县彰湖水库(海产品库)30年的合同租赁期还有10年,但经权威机构检测,水库(海产品库)水质长期处于劣5类状态,当地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原来,受经济利益驱使,承包人实行投饵养殖,每年向水库(海产品库)大量投放猪粪、无机肥等,致使水体污染严重。“保家行动”开展以来,分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莅临现场督导和沟通,在全面退养大氛围的影响下,承包人的思想逐步转变。5月5日,彰湖水库(海产品库)退养协议正式签订,这意味着分宜县山塘水库(海产品库)100%退出承包养殖,也标志着该县“保家行动”取得重大胜利。 彰湖水库(海产品库)总库(海产品库)容1658万m3,设计灌溉面积2.016万亩。签订退养协议后,承包商黄梅勇感慨道:“我充分认识到水面养殖对水库(海产品库)及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积极响应号召,主动退出养殖承包,还家乡人民一库(海产品库)清水。” 据了解,分宜县共有山塘水库(海产品库)824座,承包养殖的有422座。目前该县正通过退养解决承包人用非传统方式养殖引起的水库(海产品库)水质恶化问题,最终实现水清鱼游还复来的美好局面。 虽然,解除水库(海产品库)承包养殖合同,确实是治理水库(海产品库)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并不简单。在“保家行动”号角吹响后,分宜县勇于实践,挂图作战,破解难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为退养农户着想,通过宣传引导、强化保障、产业转型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退养和谐进行。 水,一城之灵动,一地之柔婉。随着“保家行动”的深入开展,农民朋友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我担心退出承包养殖后,家里的经济来源受影响,再加上拦网里还有几千斤鱼没法出,也是个难题。”因为种种担忧,该县湖坵村泉塘坑水库(海产品库)承包户李靖最初对退出承包养殖持反对态度。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镇村干部反复上李靖家做思想工作,将党和政府的政策宣讲透彻,并想尽办法帮他卖鱼。“镇、村领导的工作特别到位,使我真正明白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意义。”在签约现场,李靖好几次重复着上述话语。 “养殖户担心卖鱼的问题,我们就发动亲朋好友,利用微信平台帮忙找销路。同时,为了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我还会想办法通过完善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政策帮助他们转型。”村党总支书记袁海平说道。 为强化保障,该县挤出专项资金,负责县管山塘水库(海产品库)退出承包养殖的费用,并实行总额奖励递减机制,调动乡镇和承包户退养积极性。同时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库(海产品库)管养保障机制,并由镇村干部轮流给山塘水库(海产品库)当“保姆”,实时对水质进行监测,加强对水库(海产品库)的日常管理。 令人称道的是,分宜县还引导承包户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西瓜、果蔬、农业观光等产业,帮助其另谋发家致富出路。杨桥镇水头村村民黄海湖签订山塘退养协议后,该村党总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党总支书记袁海平发挥自身阅历广、带富能力强的作用,引领黄海湖前往上海、湖南、浙江等地考察茭白种植,并在土地流转上给予支持。 如今,在水一隅,黄海湖种植了100余亩的茭白。“一亩田水稻也就1000元左右收入,但茭白却有2000元,虽然是试种,但只要细心学,慢慢摸索,应该比山塘养鱼更加稳定。”看着自家地里长势喜人的茭白,黄海湖信心满满,他给自己算了笔账,如果试种成功,这100余亩茭白除去成本,收益也有20多万元。 久久为功的生态治理和保护,不仅使分宜县山塘水库(海产品库)水质达到了水功能区保护的标准,更催化了农村产业转型。“保家行动”正为分宜带来优厚的“绿色福利”,擦亮生态底色,也更加坚定了分宜人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道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