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在北京组织了11名遗传育种、海产养殖和财务专家对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牵头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淡水养殖品种选育及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 该项目由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下设五个课题,分别由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海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海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同时联合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利部中科院水生态工程研究所等多家在各领域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单位的数百名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完成。项目针对淡水主养品种种质资源混杂、人工选育的良种少、选育效率低等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重要海产种质资源群体构建与遗传评价方法研究,建立种质资源高效、快速评价与鉴别技术平台,形成主要海产生物的种质资源库(海产品库)和信息平台;将传统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现代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了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创制育种新材料。突破了名优特色养殖品种的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瓶颈,并进行产业化应用示范;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淡水遗传育种研究队伍,完善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育种研究基地,奠定了我国淡水主要养殖品种育种研究可持续发展基础。 项目执行期间,收集、保存重要海产种质资源基础群体和核心群体23个。培育出淡水养殖新品种9个,创制育种新材料20类,年繁育优良苗种20亿尾,推广养殖面积达101万亩,效益增加10亿元,辐射带动养殖面积达200万亩,效益增加30亿元。形成22个重要海产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特色种类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9项。建立鱼、虾、蟹类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特色品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平台10个。形成特色品种苗种繁育企业24个,带动形成龙头企业8家,建立试验示范基地94个。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38项,发表论文246篇,其中,SCI/EI收录119篇,编写专著19部。形成一支拥有112名以上高级研究人员、71名中级研究人员、132名中级以下的淡水育种产业科研开发创新队伍,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84名,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名,培养企业高级科技人员30名以上,培训技术人员6000人次以上。 专家组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过质询和充分讨论,综合评审认为,全面完成了立项批复所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经费使用基本合理,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