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海鲜水产品批发分享 HAICHANINFO.COM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享资讯 » 头条分享 » 正文

16年养殖成功的银鲳鱼想有个"家" 科研人员要送它们回大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3 09:00:00    来源:中国海产网    作者:将军    浏览次数:799
导读

水母是银鲳幼鱼最好的“营养品”。徐善良和王亚军在商量银鲳下一步养殖问题。王亚军在养殖场简陋的环境下工作。银鲳对饵料的要求

水母是银鲳幼鱼最好的“营养品”。徐善良和王亚军在商量银鲳下一步养殖问题。王亚军在养殖场简陋的环境下工作。银鲳对饵料的要求很高,王亚军在制作饵料台。王亚军在观察养殖池中的银鲳鱼苗养殖成功的银鲳刚刚从池里捞出来的时候,活蹦乱跳。显微镜下,银鲳的卵已经可以看到成鱼的雏形。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鱼。养殖基地每一条死亡的银鲳都会被解剖,以便分析死因。鱼苗被放入养殖池后,原来养鱼苗的大水桶被清空推走。  被称为“世上最难养的鱼”之一的银鲳,在宁波象山港海边的养殖基地被养活了!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银鲳项目组花了整整16年,破解了这一世界性难题,创下国内人工养殖银鲳鱼最多的纪录。今年春天,近万条养殖银鲳开始繁衍。5月下旬,孵化出的小鱼苗被放入养殖池,项目组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银鲳人工育苗。  看着小鲳鱼成群结队、精力充沛地绕圈巡游,项目组的科研人员百感交集:这些“孩子”生于养殖基地,但最好的归宿应该是大海,在海上为它们找个安全稳定的“家”已成当务之急。  银鲳,是餐桌上很受欢迎的美味,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银鲳资源在逐渐衰竭。本世纪初,宁波大学科研团队开始尝试养殖银鲳。要驯服这些倔强、淘气又脆弱的小生命并不容易,从2000年项目组负责人徐善良在海上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获得银鲳受精卵并在国内首次完成银鲳人工繁育起,科研人员就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探索。  项目组成员之一、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军博士告诉记者,他们花了近十年时间,经过上百次调整饲料配方才找到合适的食物;后来,养殖银鲳连续多年感染了“白点病”和“美人鱼病”,好不容易养成的人工亲鱼几乎全军覆没。所幸,越挫越勇的科研人员没有放弃,一次次从头再来,经过仔细分离培养和大量抑菌试验,终于控制住病菌,2016年实现了人工养殖银鲳亲鱼数量近万尾的突破。  但来自大海的银鲳不应该一辈子都住在人工基地,为了加快产业化步伐,打造一个有国际知名度的鱼类品牌,科研人员考察了象山港、梅山岛等地,希望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一个“东海银鲳种质与繁育保护研究中心”,承担起东海银鲳的种质保护、选育改良、高效繁育与养殖研发、营养饲料开发、技术培训、科普教育等任务,并每年在东海区域投放几百万尾的银鲳苗种,补充东海银鲳自然资源数量。  记者戚颢 樊卓婧摄
 
(文/将军)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将军原创作品,作者: 将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haichaninfo.com/news/show-498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24910107@qq.com。
 


海产批发|海产养殖|大连水产品价格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鲜市场|海水产品|海鲜批发价格|深度水产|海产加盟|海鲜报价|海参加盟|东湖明镜|
业务咨询:15864010277

鲁ICP备13023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