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鄞州区塘溪原丰海产养殖场龚武军场长把低盐度驯化后的岱衢族大黄鱼苗放养进池塘。经过一个月的逐级淡化,目前这些鱼苗生长良好,已基本适应了池塘的环境。据市海洋渔业研究院施祥元研究员介绍,岱衢族黄鱼作为宁波市人工繁育的高档鱼类,目前采用海水网箱养殖,淡水池塘规模化养殖尚属首例。 这项技术来自于市海洋渔业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岱衢族大黄鱼是我市自主采捕于舟山岱衢洋的本地种类,也叫宁波大黄鱼,是我市人民喜爱的高档鱼类,市场需求大、价格高,是我市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岱衢族大黄鱼创新团队在实验室中已证明淡水养殖是可行的。鄞州区塘溪原丰海产养殖场龚武军场长作为九十年代养殖大闸蟹的首批养殖户,亟需南美白对虾的替代养殖品种,对这项成果很感兴趣。他找到市海洋渔业研究院,希望能够转化大黄鱼淡水养殖的技术成果。今年他把15只共50亩池塘开辟为大黄鱼专用养殖塘,分别投入鱼苗与10cm长小鱼,在市海洋渔业研究院的技术指导下开展分组对比试验获取相关参数、确立淡化速率,以最终得出合理的淡化驯化技术。接下来还要重点攻克两个难点问题,第一个是池塘越冬度夏问题,第二个是病害防治和水质,总结出大黄鱼淡水池塘综合养殖技术。 施祥元研究员说,相较全国近15万吨的年产量规模,宁波大黄鱼比重不足2%。淡水规模化养殖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子,若能成功将进一步优化我市较为单一的养殖结构,并做大产业规模,让更多精品岱衢族大黄鱼“游”上市民餐桌。龚武军场长对此也充满信心,他试养的10cm小鱼顺利的话预计明年5-6月份就可以上市,可作为休渔期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