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早上,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大树镇大兴村的养殖户何正明,去鱼塘投放鱼食时,发现鱼塘表面有白花花的一层,走进一看全是死鱼!上千斤生态养殖的鱼儿,大半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但海产部门认为元凶不是人,而是太阳——因水温过高,水质变差,加之久晴不雨导致鱼塘缺氧从而出现鱼儿“翻塘”现象。 “我一开始就怀疑是人为投毒,所以当天就报了警。”何正明告诉记者,接警后,大树派出所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并取了水样,对水源地及附近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然而,几天时间过去了,警方仍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早上的死鱼还不是很多,后来越来越多,到晚上的时候,整个鱼塘的大鱼小鱼基本上全部死完了,死的鱼加起来至少有1000多斤。”何正明称,这个鱼塘是他的父亲在二十多年前就承包下来的,经过多年的精心养殖,养殖效率还算不错,从来没出现过鱼儿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为了查清鱼儿死亡的原因,何正明后来又去大树镇政府请来了海产技术推广站的工程师罗光兵。罗光兵现场查看了情况后认为,眼下正值三伏天,达州的气温也连续保持一周在38 左右。连续高温天气,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炎热的夏季,久晴不雨或者久雨不晴,极易导致鱼塘缺氧,从而出现 翻塘 现象。”罗光兵称,何正明的鱼塘面积不大,但养殖的鱼比较多,且只配备了一个增氧机,明显不能满足鱼儿的正常需求。另外,这个鱼塘的水源不是活水,水质较差,生病的鱼儿极易被传染,也是鱼儿大面积死亡的原因。 罗光兵说,鱼类养殖对水质和设备的要求较高,他建议有水源的地方要勤换水,夏季应每半个月左右换一次水,一亩鱼塘可用10到15斤石灰调节一下水质。同时,要配足增氧机,并随时注意观察塘内的异常情况,一旦有鱼儿生病,就要马上隔离并投放鱼药,预防鱼儿大面积死亡。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