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每亩水面年产成鱼1500公斤,就算高产鱼塘了。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泗阳县绿兴海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每亩水面年产成鱼高达30万公斤! 泗阳县绿兴海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鱼高产,源于工厂化的生态养殖模式。近日,笔者采访时,正赶上合作社起鱼。工人们站在鱼池两边,从西头拉着渔网慢慢后退,将鱼赶进东侧的净化区。工人按动电钮后,净化区的自动装置由南向北推进,再将群鱼赶进北头的网箱里。最后,工人捞起网箱里的鱼过磅,整个起鱼过程不到半个小时。 泗阳县绿兴海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水面80亩,其中鱼池面积不足3亩。“我们的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共有6项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高产。它具有生态水循环功能。”合作社董事长周秀红介绍。在渔场西侧,可以看到,由南到北排列着宽5米,长22米、大小一致的16个池口。鱼池的西首,安装着水循环系统,7台不停转动的泵机产生的高强度气体推动着水流,源源不断流进鱼池内,缓缓流向东出口,池内众多鱼头则逆流聚拢。 循环水养鱼,水质如何保证?合作社饲养员周家明介绍,在7台泵机“以气推流”作用下,水体以每秒0.3米到0.7米的速度流动,池水流动,池鱼不会缺氧,就不会造成鱼浮头。从鱼池流出的水体先后进入一级净化区、二级净化区、生物净化区等6道净化区,通过一圈循环净化后,水质恢复清澈,又成为鱼池的新水源。 生态环保是工厂化高产养鱼的新概念。周家明说,池鱼排放的粪便很多,如果不清理就会影响水质,也保证不了鱼的品质。因此,合作社在每个鱼池都装了吸污系统,喂食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工作人员开动吸污系统,鱼池底下的鱼粪通过8根管道被吸到100米外的沉淀池。沉淀后的鱼粪被集中到岛上再次沉淀,然后作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实现了工厂化养鱼的零排放。 工厂化生态养鱼每年亩产30万公斤,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周家明说,工厂化养鱼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地少,高密度。合作社16个鱼池,每个不到2分地,分别放养鲫鱼、花鲢、白鲢、鲤鱼和草鱼,每池每批可起成鱼2万公斤左右,每年可出栏成鱼3批。 “我们引进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不是光顾自己赚钱,而是想给村民做个示范,让大家都来学习,一起赚钱。”周秀红说。(张耀西 陈永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