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养蟹、肥水种稻”,发展有机大米与生态蟹二合一循环农业经济。这是友谊分公司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转方式、调结构,抓创业、搞创新”,引导种植户合理利用稻田水资源,科学探索“稻 蟹”生态种养模式,打造立体循环、生态绿色农业新引擎的一个缩影。 友谊分公司因“市”利导,积极引导公司员工打破传统的种养殖结构,根据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理论,即:在稻蟹种养的环境内,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仿生态环境”。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几年来,友谊分公司分别在第三、八、九、十、十一共五个管理区,通过遴选地块与蟹苗、采购运输、暂存待投、适时投放、绿色喂养等环节,落实蟹稻面积575亩,放养蟹苗共4420斤,稻蟹共生实现产值达18万元以上,亩效益达300元至330元。不仅促进了“三减”生态农业的发展,还达到了“稻蟹共生=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农户增收 农业增产”的效果,形成了稻 蟹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提高了水稻种植的附加值。 今年,友谊分公司以第十一管理区一站8号地255亩稻蟹为龙头,辐射第三、八、九、十管理区等稻蟹基地,总面积达到575亩。在精选龙粳31水稻品种基础上,注重选择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储水力强、阳光充足、四周池埂坚固的水池。4月引进辽宁盘锦2000斤(共约15万只)蟹苗。6月插秧完毕后将这些蟹苗投放到稻田,投放数量为660只/亩。前期蟹苗统一饲养,主要喂食熟玉米,中期放入水田养殖,水稻收获前在育肥池进行养殖,主要喂食小鱼及黄豆,养殖技术采用适时放养、科学投饵、测水调控、生态防病等技术,使河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生长。9月中旬收蟹时在排水渠下地笼,撤水时河蟹进入地笼网兜中直接收获;另外因河蟹有边缘爬行习性,在稻田边缘周围挖20个以直径为50cm,深度50cm的深坑,并将相同规格大小的水桶放入深坑中,水桶内层放置专装河蟹的网袋,部分河蟹会沿边缘爬行至此掉进水桶中后直接收获。 今后,友谊分公司在适度发展稻 蟹共生生态种养面积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依托“龙头带基地”的优势,采取引导、服务、指导、帮扶一体化发展模式,使蟹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殖与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到创新驱动,从而真正成为员工增收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