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松、嫩两江,乌裕尔河、双阳河之水从我市滚滚而过。于是,便有了206万亩的养鱼水面。 日前,记者在市畜牧兽医局海产科欣喜获悉,我市现代渔业规划依托“两江”(嫩江、松花江)、“两河”(双阳河、乌裕尔河)、“三引”(南引、北引、中引),突出“两核、三带、四区”空间布局,走多样化、优质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形成特色化、区域化、差异化发展格局。 目前,海产品种类近70种,产量6万多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 空间布局“巧”规划 渔业,因水而兴。在我市,海产业分别围绕着嫩江、松花江、双阳河、乌裕尔河而构思。于是,便有了“两核、三带、四区”的巧妙布局。 在“两核”建设上,以杜尔伯特县为核心,以这里的天然海产养殖、生态鱼全季供给和绿色海产品创新为发展主线,将其建设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渔业之乡”;以肇源县为核心,以该县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借助松嫩两江的水路通道、毗邻哈尔滨、大庆以及吉林松原的黄金陆路通道,将其着力打造为淡海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把海产业打造成为两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带”建设,以嫩江、松花江段为重点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养殖带;以双阳河、乌裕尔河流域为重点的本地鲫、野鲤、麻鲢“天然野生”养殖带;以南引、北引、中引工程沿线为重点的彭泽鲫、松蒲鲤、鲶鱼“绿色特色”养殖带,通过“三带”建设稳定养殖产量和产业规模。 在“四区”建设上,形成以湖泊为重点的“名特优新”生产区、以湿地为重点的“地产土著”生产区、以池塘为重点的“精品肥鱼”生产区、以稻田为重点的“立体综合”生产区。通过“四区”建设,达到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质增效。 技术支撑“养得好” 有了合理、巧妙的空间布局,如何才能养得好?新技术支撑功不可没。 过去,养鱼靠“人放天养”。如今,养鱼发挥“老”字号传统优势、注入“新”字号技术支撑。 据市畜牧兽医局海产技术推广站王辉站长讲,现在养鱼的新技术很多,自动投饵、自动吸氧等新技术使渔业在养殖过程中,行走起来更加顺畅。 肇源兴安养殖合作社的养鱼场里,30余台自动投饵机分别在塘边安放,只要桶内有料,它会在人为设定时间里循环自动投料,省工省事。 在于振波养殖场,利用自动控制微孔增氧机养殖,能够自动探测水中溶氧,当溶氧量低于设定值时,增氧机自动启动增氧,保证养殖水体溶氧量保持在鱼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好水养好鱼,优良的环境使养殖出来的鱼儿肉嫩质高。 基地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使用自动控制增氧机养鱼,产量高于传统养殖30%左右,同时能耗降低20%左右,综合经济效益更是不容小觑。”这种生态养殖高密度、高效率、高收益、大循环,代表着现代绿色渔业的发展方向。 有了新技术做支撑,养殖户积极性高涨,目前我市已组建了32个海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达到623户,面积172300亩。 特色养鱼“受青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口味开始向口感好、营养丰富的鱼类上转移。 有人喜欢吃,那就多养。今年,我市在打造特色养殖基地上做文章,以“三花五罗”、大银鱼、大鳞鲃、“四大黑”、河蟹、小龙虾等名特优品种为主,适度增大养殖面积、规模和产量,形成多个名优品种养殖区。养殖区域主要以连环湖、鹤鸣湖、茂兴湖、石人沟、青花湖、鲶鱼沟为主。 在我市,还打造了综合绿色生态精养区,就是以小水面、精养池塘、浅滩、湿地、人工塘埂为主,通过改造设施、完善设备、改进技术、创新方式、增加科技含量等手段,创新鱼鸭混养、鱼藕共生、稻田养鱼等新的复合养殖方式,提高水域利用率和综合产能,以高产高效提升产业效益。 在肇源镇东兴村,500亩的稻田里,上面种稻,水下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不仅如此,这种稻田养鱼,采取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方式,生产纯绿色食品,发展特色“间作式”生态农业。 据稻田主人何新说,稻田养鱼,既节约了占地面积,又达到了水质清澈,可谓一举多得。今年,他家稻田养鱼,可产鱼18000多斤。